[发明专利]一种食品废水中回收蛋白质的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57877.3 | 申请日: | 201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21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明;彭文博;吴正雷;罗小勇;寇琴;范克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7K1/36;C02F103/32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邓唯 |
地址: | 21180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品 水中 回收 蛋白质 方法 装置 | ||
1.一种食品废水中回收蛋白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1步,在高盐、含蛋白质的食品废水中加入碳酸钠,并加入NaOH调节pH至10-11,使二价或多价盐离子沉淀;
第2步,采用陶瓷膜对第1步得到的废水进行过滤除杂;
第3步,陶瓷膜的渗透液送入离子交换树脂中进行除盐处理;
第4步,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后的料液送入纳滤膜中进行浓缩,得到回收的小分子蛋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废水中回收蛋白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食品废水中钙离子含量高于500mg/L,总盐含量高于3000mg/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废水中回收蛋白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4步中纳滤为一级二段工艺,纳滤一段和二段产水可直接排放或回用,二段浓水回流到纳滤进水箱继续进行浓缩;第4步中纳滤浓缩过程中纳滤膜的截留分子量为200~1000Da,操作压力0.5MPa~2.0MPa,优选范围0.6~1.0Mpa,工艺运行温度为5~40℃,优选运行温度15~25℃;第4步中纳滤膜为卷式膜组件,纳滤膜材料为醋酸纤维素、磺化聚砜、芳香族聚酰胺、聚醚砜、磺化聚醚砜等有机高分子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废水中回收蛋白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4步中纳滤浓缩后得到的纳滤浓缩液中小分子蛋白的浓度为10~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废水中回收蛋白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2步中陶瓷膜过滤孔径为50~500nm,截留分子量不小于50万Da;过滤压力为0.1~0.4MPa,优选范围0.15~0.3MPa,由三氧化二铝、二氧化锆等无机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废水中回收蛋白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2步中离子交换树脂为弱酸阳离子交换树脂和强碱阴离子交换树脂,树脂制作原料为苯乙烯或丙烯酸,所述离子交换树脂进水压力不高于0.3MPa。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废水中回收蛋白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两碱法、离子交换、陶瓷膜过滤及纳滤浓缩的操作方式均为连续式操作。
8.一种食品废水中回收蛋白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原水箱(1),用于存储高盐、含蛋白质的食品废水;
碳酸钠计量泵(3),连接于原水箱(1),用于向原水箱(1)中供入碳酸钠;
氢氧化钠计量泵(4),连接于原水箱(1),用于向原水箱(1)中供入氢氧化钠;
陶瓷膜(7),连接于原水箱(1),用于对原水箱(1)中的废水进行过滤除杂;
离子交换树脂柱(12),连接于陶瓷膜(7)的渗透侧,用于对陶瓷膜(7)的渗透液进行离子交换法脱盐;
纳滤膜,连接于离子交换树脂柱(12)的出液口,用于对离子交换法脱盐后得到的废水进行蛋白质浓缩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食品废水中回收蛋白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纳滤膜是一级两段式排列;陶瓷膜(7)过滤孔径为50~500nm;离子交换树脂柱(12)中装填的是弱酸阳离子交换树脂和强碱阴离子交换树脂。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食品废水中回收蛋白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纳滤膜的截留分子量为200~1000Da;纳滤膜为卷式膜组件,纳滤膜材料为醋酸纤维素、磺化聚砜、芳香族聚酰胺、聚醚砜或者磺化聚醚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5787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载显示器的翻转装置
- 下一篇:存储装置和服务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