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伏逆变器BUS电压不平衡及火线接地时的继电器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58360.6 | 申请日: | 201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616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孙佳明;舒成维;卢盈;吴生闻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士惟新能源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9/16 | 分类号: | G01R29/16;G01R31/327;G01R19/165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李萍 |
地址: | 21501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逆变器 bus 电压 不平衡 火线 接地 继电器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逆变器BUS电压不平衡及火线接地时的继电器检测方法,在BUS电压不平衡及火线接地的情况下,根据不同的BUS不平衡度可以精准的判断继电器的故障。其包括:S1、断开所有继电器;S2、将主继电器闭合,并同时注入开环电压;S3、假设其中的一相接地,通过构造电网序列,使接地的一相的电压为零,得到另外两相的电压,通过接地时的三相电压得到零序电压;S4、分别计算各开关电压的占空;S5、计算BUS不平衡情况下的三相分离零序电压,并通过计算三相的分离零序电压的均方根值得到对应的有效值;S6、判断逆变电压是否大于等于步骤S5中得到的接地一相的有效值,若结果为是,则火线接地下该相的主继电器完全粘死;否,则该相的主继电未闭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伏逆变器领域,涉及一种光伏逆变器在BUS电压不平衡及火线接地时的继电器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光伏逆变器在正常有效接地的时候,N点和PE点是等电位的状态,此时逆变器的三相火线电压也几乎相等。但是在一些农村电力系统中,由于电力设备比较低,基本上采用简易式的户外设备变压器,时间久后变压器发生老化、绝缘性能不佳造成其中某一相火线和PE之间短路,此时N点电位就会和PE点电位存在一定的压差,该压差会直接影响逆变器的工作状态。
如果电网中含有直流成分,此时会导致输出电流发生某个方向偏置,BUS电压出现不平衡现象。对于此现象,一般常用方法可以通过补偿死区开通、关断时间来平衡。而在一些极端工况下,例如火线接地的时候,BUS电压不平衡可能会给控制逆变电压带来较大影响,从而影响继电器的逻辑判断。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是提供一种光伏逆变器BUS电压不平衡及火线接地时的继电器检测方法,在BUS电压不平衡及火线接地的情况下,根据不同的BUS不平衡度可以精准的判断继电器的故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光伏逆变器BUS电压不平衡及火线接地时的继电器检测方法,逆变器依次通过R相主继电器和副继电器连接于三相电网的R相端,逆变器依次通过S相主继电器和副继电器连接于三相电网的S相端,逆变器依次通过T相主继电器和副继电器连接于三相电网的T相端;
所述继电器故障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断开所有主继电器和副继电器;
S2、将所述R相主继电器、S相主继电器及T相主继电器闭合,并同时分别向三个主继电器注入对应的开环电压;
S3、假设其中的一相接地,通过构造电网序列,使接地的一相的电压为零,并得到火线接地时另外两相的电压,通过接地时的三相电压得到零序电压;
S4、分别计算各所述开关电压的占空;
S5、计算BUS不平衡情况下的三相分离零序电压,并通过计算三相的分离零序电压的均方根值得到对应的有效值;
S6、判断逆变电压是否大于等于步骤S5中得到的接地一相的有效值,若结果为是,则火线接地下该相的主继电器完全粘死;否,则该相的主继电未闭合。
优选地,步骤S2中,对应R相的开环电压为Asin(wt),对应S相的开环电压为Asin(wt+2/3π),对应T相的开环电压为Asin(wt+4/3π),其中,A为峰值电压。
更优选地,三相电网电压分别记为:R=Bsin(wt),S=Bsin(wt+2/3π),T=Bsin(wt+4/3π),其中,B为峰值电压;
步骤S3中,假设R相火线接地,通过构造电网序列C,使C+Bsin(wt)=0,则火线接地时的三相电压分别为:R1=0;S1=Bsin(wt+2/3π)+C;T1=Bsin(wt+4/3π)+C;
通过新的三相电压R1、S1、T1,得到零序电压N=(R1+S1+T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士惟新能源技术(江苏)有限公司,未经爱士惟新能源技术(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583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