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氢烷基化催化剂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58908.7 | 申请日: | 201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387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王高伟;高焕新;魏一伦;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31/26 | 分类号: | B01J31/26;B01J29/74;C07C2/74;C07C1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氢 烷基化 催化剂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加氢烷基化催化剂,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份:
a)10~60份的氧化物载体;
b)40~90份的微孔沸石;
所述微孔沸石,具有如式“(1/n)Al2O3:SiO2:(m/n)R1”所示的示意性化学组成;并且所述微孔沸石骨架结构中具有-Si-R1-Si-单元;
其中,n=5~500;m=0.01~50;R1为C1-20的亚烷基、C2-20的亚烯基、C2-20的亚炔基或C6的亚苯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烷基化催化剂,其特征在于,R1为C1-10的亚烷基、C2-10的亚烯基、C2-10的亚炔基或C6的亚苯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氢烷基化催化剂,其特征在于,R1为C1-5的亚烷基、C2-5的亚烯基、C2-5的亚炔基或C6的亚苯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氢烷基化催化剂,其特征在于,R1为C1-2的亚烷基、C2-3的亚烯基、C2-3的亚炔基或C6的亚苯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烷基化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沸石的Si29NMR固体核磁图谱在-80~+50ppm之间至少包含有一个Si29核磁共振谱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氢烷基化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沸石在其合成态或者其焙烧后的形式中的Si29NMR固体核磁图谱在-80~+50ppm之间至少包含有一个Si29核磁共振谱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烷基化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沸石的X-射线衍射图谱在12.4±0.2,11.0±0.3,9.3±0.3,6.8±0.2,6.1±0.2,5.5±0.2,4.4±0.2,4.0±0.2和3.4±0.1埃处有d-间距最大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烷基化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沸石的合成方法,包括使包含无机硅源、有机硅源、铝源、碱、有机胺模板剂和水或者由无机硅源、有机硅源、铝源、碱、有机胺模板剂和水形成的混合物晶化以获得所述微孔沸石的步骤;和任选地,焙烧所述获得的微孔沸石的步骤;
其中,所述有机硅源具有式I的结构:
其中,R1为C1-20的亚烷基、C2-20的亚烯基、C2-20的亚炔基或C6的亚苯基;
R2各自独立地为H、卤素或者烷氧基OR3;其中R3为C1-20的烷基、C2-20的烯基或C2-20的炔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氢烷基化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硅源具有式II的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氢烷基化催化剂,其特征在于,R2各自独立地为H、Cl或者烷氧基OR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5890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