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芦笋茎枯病的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58980.X | 申请日: | 201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690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杨迎青;孙强;兰波;陈洪凡;谢梅琼;王龙江;胡妍月;陈建;李湘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N47/24 | 分类号: | A01N47/24;A01N37/12;A01N65/48;A01P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2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吡唑醚菌酯 芦笋茎 枯病 胺鲜酯 防治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病害防治技术 菌丝生长 真菌孢子 植物真菌 重量份 防效 复配 广谱 药害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芦笋茎枯病的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属于植物真菌性病害防治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吡唑醚菌酯有效成分5~20份和胺鲜酯有效成分0.1~0.4份。本发明中吡唑醚菌酯为广谱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能够抑制真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将胺鲜酯与吡唑醚菌酯复配能够减少吡唑醚菌酯的药害,同时能够提高吡唑醚菌酯防治芦笋茎枯病的防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真菌性病害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治芦笋茎枯病的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芦笋茎枯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我国各芦笋产区几乎都有发生。芦笋茎枯病被称为芦笋的癌症,轻时植株零星枯死,产量减少;重时全田毁灭,产量绝收,给广大笋农造成巨大损失。芦笋茎枯病的致病病原菌为天门冬拟茎点霉,广泛的存活在自然界中,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就会广泛传播。
现有技术中芦笋茎枯病防治多采用化学农药防治,但单一化学农药长期使用不利于环保且容易产生耐药性,达不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吡唑醚菌酯,化学名称:N-2-【1-(4-氯苯)-1H-吡唑-3-基氧甲基】苯基(N-甲氧基)氨基甲酸甲酯,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高效、广谱,具有保护、治疗、铲除、渗透和内吸性,对几乎所有的真菌界(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鞭毛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病害如白粉病、锈病、颖枯病、网斑病、霜霉病、稻瘟病等均有良好的活性,可用于芦笋茎枯病防治。
目前国内登记的吡唑醚菌酯制剂主要是单剂乳油、与其它农药的复配的分散性粒剂,未见与胺鲜酯复配的防治芦笋茎枯病的制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芦笋茎枯病的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该组合物中吡唑醚菌酯和胺鲜酯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可实现良好的防治芦笋茎枯病的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芦笋茎枯病的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吡唑醚菌酯有效成分5~20份和胺鲜酯有效成分0.1~0.4份。
优选的,所述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吡唑醚菌酯有效成分10~15份和胺鲜酯有效成分0.2~0.3份。
优选的,所述组合物还包括姜黄挥发油0.1~10份。
优选的,所述组合物的剂型包括乳油剂、悬浮剂、可湿性粉剂和水剂。
优选的,所述姜黄挥发油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获得。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方案所述组合物的使用方法,步骤如下:将上述方案所述组合物与水混合后,于6月下旬至7月上旬进行喷施;所述组合物和水的混合比例为50~150g/150kg。
优选的,所述喷施的次数为2~3次,每次间隔的时间为5~10d。
优选的,所述组合物的施用量为5~25g/667m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芦笋茎枯病的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吡唑醚菌酯有效成分5~20份和胺鲜酯有效成分0.1~0.4份。本发明中吡唑醚菌酯为广谱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能够抑制真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将胺鲜酯与吡唑醚菌酯复配能够减少吡唑醚菌酯的药害,同时能够提高吡唑醚菌酯防治芦笋茎枯病的防效。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芦笋茎枯病的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吡唑醚菌酯有效成分5~20份和胺鲜酯有效成分0.1~0.4份;优选的,所述吡唑醚菌酯有效成分10~15份和胺鲜酯有效成分0.2~0.3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589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氟啶胺和腈吡螨酯复配的杀螨组合物
- 下一篇:复合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