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抛弃式传感器的测量方法及抛弃式传感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59731.2 | 申请日: | 201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76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田川;林俊;王玮冰;张胜宗;张彦鹏;许达贞;卢劭聪;罗鹏;徐霄阳;李佳;林良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杭州谱海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C13/00 | 分类号: | G01C13/00;G08C17/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57 | 代理人: | 张琪 |
地址: | 572000 海南***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感器 抛弃式 主舱体 测量 上浮 重物 无线传输模块 数据存储 主控模块 水面 无线数据传输 可分离连接 信号接收端 控制指令 连接线缆 下沉过程 受限 水域 投放 释放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抛弃式传感器的测量方法及抛弃式传感器,测量方法包括:在指定水域放出抛弃式传感器,抛弃式传感器到达指定深度时,主控模块发出控制指令,抛弃式传感器上的重物与主舱体分离,主舱体上浮至水面,抛弃式传感器在下沉过程或上浮过程中对指定参数进行测量和数据存储;主舱体上浮至水面,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发送数据至信号接收端。其优点在于,本发明采用无线传输模块,无需连接线缆,投放和使用场地不再受限;且重物与主舱体可分离连接,并通过主控模块控制,在指定深度释放重物,使传感器完成测量和数据存储后,主舱体可以上浮露出水面后,使无线数据传输得以实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洋传感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抛弃式传感器的测量方法及抛弃式传感器。
背景技术
目前,海洋观测以定点长期观测为主,覆盖区域较为集中,观测设备虽测量精度高,但设备体积大、成本高,这也限制了海洋环境数据的高效、大范围获取。当下最常用的船载快速观测手段主要是采用抛弃式温度剖面测量仪(XBT)或抛弃式温盐深测量仪(XCTD),如中国专利:使用光导纤维进行数据传输的抛弃式水文测量设备(专利号CN201020176096.4)和抛弃式海流剖面测量仪(专利号CN200820024087.6),使用光导纤维进行数据传输的抛弃式水文测量设备(专利号CN201020176096.4)。
但是,该类型传感器使用一根极细的信号传输线将数据输出至船甲板或漂浮物上,在使用过程中该信号线极易发生破损或断裂,导致传感器数据传输失效。最重要的是,该类型的抛弃式测量传感器使用范围受限,无法满足当下海洋观测面向无人化的发展趋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抛弃式传感器的测量方法及抛弃式传感器,取消了现有的光纤传输方式,完成测量之后自动上浮,无线传输数据,方便稳定。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抛弃式传感器,无需传输线,使用简单,信号稳定。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抛弃式传感器的测量方法,包括:
在指定水域放出抛弃式传感器,所述抛弃式传感器到达指定深度时,主控模块发出控制指令,所述抛弃式传感器上的重物与主舱体分离,主舱体上浮至水面,所述抛弃式传感器在下沉过程或上浮过程中对指定参数进行测量和数据存储;主舱体上浮至水面,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发送数据至信号接收端。
进一步地,数据传输完成之后,主控模块进行数据自销毁。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抛弃式传感器,包括主舱体和重物,所述主舱体包括探头、浮体外壳、主控模块、无线传输模块和电源,所述主舱体与所述重物可分离式连接,所述主舱体与所述重物之间设有释放器,所述释放器在所述主控模块控制下实现所述重物与所述主舱体分离,所述主舱体的浮力大于重力。
进一步地,所述释放器包括电热片和热塑性熔胶,所述热塑性熔胶连接所述重物与主舱体,所述电热片与所述主控模块相连接,所述电热片在所述主控模块的控制下发热融化所述热塑性熔胶,以实现所述重物与所述主舱体的分离。
进一步地,所述释放器还包括熔胶壳体,所述电热片呈圆筒状,与所述熔胶壳体内壁紧贴,所述热塑性熔胶设置在所述电热片的内侧;
所述重物上设有螺钉,所述螺钉穿过所述热塑性熔胶并与所述热塑性熔胶螺纹连接,所述热塑性熔胶在所述电热片的作用下融化并与所述螺钉分离,从而分离所述重物与所述主舱体。
进一步地,所述释放器包括连接线和加热丝,所述加热丝与所述主舱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线连接所述重物与所述加热丝,所述加热丝与所述主控模块相连接,并在所述主控模块的控制发热,自身熔断或熔断所述连接线,以实现所述重物与所述主舱体的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杭州谱海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杭州谱海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597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关于黄河水的净水测量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水文测流用无线遥控自动航车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