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滚动轴承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59882.8 | 申请日: | 201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787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宋海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海栋 |
主分类号: | F16C19/26 | 分类号: | F16C19/26;F16H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滚动体 滑动摩擦 保持架 轴承 减小 滚动轴承 摩擦 转动方向相反 间隔滚动体 内外圈 刹车 | ||
本发明名称为“全滚动轴承”,主要是减小现有轴承的摩擦。现有轴承,若没有保持架,而使滚动体与滚动体直接接触,由于其接触面转动方向相反(如说明书附图1),从而产生滑动摩擦;若有保持架,则滚动体与保持架之间也会产生滑动摩擦。这里的摩擦又好像滚动体的刹车,使滚动体和内外圈也产生滑动摩擦。本技术通过在内外圈及滚动体中间做齿(如说明书附图2‑4),用齿来间隔滚动体与滚动体之间的距离,从而取消保持架,将整盘轴承的滑动摩擦减小。将说明书附图2‑4组合起来就能基本了解这盘轴承。
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机械类,是一种轴承。
背景技术:现有轴承,若没有保持架,而使滚动体与滚动体直接接触,由于其接触面转动方向相反(如图1),从而产生滑动摩擦;若有保持架,则滚动体与保持架之间也会产生滑动摩擦,这里的摩擦类似于滚动体的刹车,使滚动体和内外圈也产生滑动摩擦。
发明内容:为解决该问题,减小轴承摩擦,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轴承。具体如下:滚动体为滚柱式,中间做齿,靠近外侧打孔(如图2)。外圈和内圈也是中间做齿(如图3、图4)。为制作方便,这3个零件的中间部分应比两边突起,这样就使滚动体两端和内外圈两边接触不到,因此各自需要一个套圈(如图5)。把套圈无缝隙套在滚动体两端,使其与内外圈两边无缝连接。把这4个零件组装起来,这盘轴承就比较明了了。这种轴承的特征就是用齿来间隔滚动体与滚动体之间的距离,从而取消保持架。在同一零件上齿的大小相同。滚动体、内圈和外圈这3个零件,每一个零件它们各自都是对称的。轴承上所有的齿从正面看都是等腰梯形。内圈上齿的两边与内圈的两边形成的角约120°,也就是说齿的两边是斜坡(如图4箭头所指)。同样,外圈上齿的两边与外圈的两边也约为120°。齿不用做的太长。为了使轴承中间部分能耐受大的左右摆动力,还要在齿的下面往深车上一点,斜度与齿的外边相同,让轴承只能转动再不能有其它活动。套圈的外侧是平面,和内外圈中间接触的部分也约为120°(如图5),和齿的两边及齿下面这部分无缝衔接。
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轴承滚动体接触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滚动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外圈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内圈示意图,实心箭头指内圈上齿的两边与内圈的两边形成的角为120°,空心箭头指齿两边的斜坡;
图5为本发明套圈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滚动体、内外圈组合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把内圈和外圈套起来,中间安放上滚动体,让齿与齿相互咬合(如图6),在滚动体两端套上套圈,然后,以套圈和套圈之间间隔3mm左右的距离,把滚动体和套圈均匀地安放在内外圈之间,然后,在滚动体两侧的孔内穿上钢丝,就是一盘完整的全滚动轴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海栋,未经宋海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598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被动式水滴形两侧同步转动机构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导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