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润唇膏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59942.6 | 申请日: | 201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1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王澍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悦萱堂化妆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92 | 分类号: | A61K8/92;A61K8/81;A61K8/37;A61K8/67;A61K8/42;A61K8/31;A61K8/63;A61Q19/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王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唇膏 护肤品 聚乙烯 季戊四醇酯 小麦胚芽油 唇膏原料 甘油三酯 己二酸酯 苹果酸酯 生育酚酯 小烛树蜡 油茶籽油 二甘油 聚丁烯 硬脂醇 重量份 油腻 酰基 | ||
润唇膏,属于护肤品领域,润唇膏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20‑25份聚丁烯、15‑20份小麦胚芽油、20‑30份甘油三酯、8‑13份聚乙烯、1‑3份油茶籽油、1‑5份季戊四醇酯、0.01‑0.1份的生育酚酯化物质、1‑5份二异硬脂醇苹果酸酯、1‑5份小烛树蜡及1‑5份双‑二甘油多酰基己二酸酯‑2,该润唇膏能有效改善使用感厚重油腻的问题,有效锁水。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护肤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润唇膏。
背景技术
润唇膏的主要作用是为唇部锁水提供屏障。目前市场上大部分润唇膏产品,在使用时其基质原料在皮肤表面形成封闭薄膜,虽然能阻止水分的挥发,但是使用感厚重油腻,给唇部肌肤带来负担感。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润唇膏,用以有效改善现润唇膏的使用感厚重油腻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润唇膏,其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20-25份的聚丁烯、15-20份的小麦胚芽油、20-30份的甘油三酯、8-13份的聚乙烯、1-3份油茶籽油、1-5份的季戊四醇酯、0.01-0.1份的生育酚酯化物质、1-5份的二异硬脂醇苹果酸酯、1-5份的小烛树蜡以及1-5份的双-二甘油多酰基己二酸酯-2。
上述技术方案中,将聚丁烯、小麦胚芽油、甘油三酯、聚乙烯、油茶籽油、季戊四醇酯、异硬脂醇苹果酸酯、小烛树蜡以及双-二甘油多酰基己二酸酯-2按照上述比例复配,此体系下的润唇膏具备长效保湿的特性,且透气性好,润唇膏性质稳定、润而不油、透气柔滑、润唇滋养,并且本润唇膏中无香精、无色素、无尼泊金酯类防腐剂、无工业蜡、无重金属,安全性能高。
其中,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比例小麦胚芽油和二异硬脂醇苹果酸酯等高折射率油脂进行配伍,使润唇膏呈现更好的光泽效果,聚丁烯和双-二甘油多酰基己二酸酯-2形成高光泽双层系统,聚丁烯配合小麦胚芽油在唇部表面形成均一光滑的透气薄膜,同时阻止水分流失,通过双-二甘油多酰基己二酸酯-2吸收环境中的水分,长久滋润肌肤,并让光泽感持续,且按此比例进行组合,小麦胚芽油、二异硬脂醇苹果酸酯与聚丁烯和双-二甘油多酰基己二酸酯-2协同作用,大幅提高润唇膏光泽度、滋润效果和柔滑肤感。
按照上述比例,复配小烛树蜡、油茶籽油等天然滋养成分形成多护理体系,使润唇膏润而不油、深层滋养唇部肌肤、淡化唇纹、使肌肤呈现自然健康状态。
聚乙烯的添加能够合理调节润唇膏的黏度、辅助润唇膏的成膜并提高润唇膏的稳定性,而且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的过程中发现,将聚乙烯替换后产品的使用感及高温稳定性都会受到较大的影响。通过甘油三酯、季戊四醇酯复配能够进一步提高润唇膏的柔润和调理效果。生育酚酯化物质与小麦胚芽油、小烛树蜡、油茶籽油等进一步复配形成更加多效、平衡的多护理系统,对唇部肌肤的护理效果更佳,易被人体吸收,生育酚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能,而酯化修饰后的生育酚有利于提高其自身稳定性,功效更佳。
同时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比例的聚丁烯、季戊四醇酯和生育酚酯化物质复配提高润唇膏整体性能。
且为了润唇膏的稳定性,市面上一般采用添加硅氧烷的方式,易造成润唇膏厚重,不透气,而按照上述比例将各组分配合,润唇膏即使不使用硅氧烷也能够保持较好的稳定性和润肤效果。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润唇膏,其原料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25份聚丁烯、16份小麦胚芽油、25份甘油三酯、9份聚乙烯、2份油茶籽油、4份季戊四醇酯、0.06份生育酚酯化物质、3份二异硬脂醇苹果酸酯、4份小烛树蜡以及4份双-二甘油多酰基己二酸酯-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悦萱堂化妆品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悦萱堂化妆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599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