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心率变异性定量评价疼痛的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61913.3 | 申请日: | 201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06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党建武;孟朋展;申岱 | 申请(专利权)人: | 慧言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24 | 分类号: | A61B5/024;A61B5/0402;A61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栈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0 | 代理人: | 潘卫锋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西青区天津华苑产业***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疼痛 心率变异性 主成分分析 定量评价 结果输出模块 模型构建模块 人体心电信号 数据采集模块 刺激模块 划分模块 频率领域 时间领域 心电信号 指标分析 指标提取 贡献度 可视化 信息度 原数据 正确率 测评 构建 降维 体感 输出 分类 学习 保留 激发 记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心率变异性定量评价疼痛的系统,包括体感刺激模块,用于激发人体心电信号发生改变;数据采集模块,记录疼痛数据和心电信号;指标提取模块,提取心率变异性在时间领域和频率领域的10个指标;指标分析模块,通过主成分分析对所述10维心率变异性指标在评价疼痛时贡献度,用于将10维降到4维;程度划分模块,疼痛数据的可视化对疼痛的程度进行分类;用于构建学习模型的模型构建模块和用于输出疼痛测评的结果输出模块。本发明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能够充分考虑各个指标对评价疼痛产生的影响,并且通过主成分分析的降维,去除了冗长的信息,在尽可能保留原数据的信息度的情况下增加了学习模型的正确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疼痛医疗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利用心率变异性定量评价疼痛的系统。
背景技术
身体的疼痛指通常由身体损伤、病患或不良的外部刺激所引起的不舒服感觉。这种感觉因人而异是一种主观的感受。因此目前评价疼痛的方法多数是患者的自我主观的评价。
主观测评常用的方式有:(1)利用评价量表包括语言评价量表(VRS)、数字评价量表(NRS)和视觉类比量表(VAS)等进行疼痛强度评价,其中VAS是临床使用最多。(2)疼痛问卷表,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从感觉、情感、评价和其他相关类四个方面以及现时疼痛强度对疼痛强度进行较全面的评价。以上两种主观评测方式只能是依赖于疼痛者的反馈来进行判断,然而每个人的忍痛能力以及情感思维不同,会导致测评结果有较大的误差。
客观测评常用方式有:(1)行为测定,疼痛作为自主神经活动的表现之一,所以疼痛者经常表现出一些行为和举止变化,这些行为举止的变化程度可以客观间接地反映患者当时的疼痛程度。(2)生理学测定,与疼痛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有生理和生化指标,包括心率、脑电波、呼吸以及皮肤的汗腺分泌等,也有现有技术借助各种生物信息监测设备来对疼痛的客观评测进行辅助,但是单一的利用这种监测系统而没有形成良好的关联模式,则测评的准确率也是较低的。公开号为CN103405225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获取疼感评测指标的方法、装置及设备,采集被检测者的大脑皮层的脑电波信号作为客观定量来评价疼痛,但是复杂程度高,构造和使用的成本也较高,不利于推广使用。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兼具测评准确度高且更易推广的疼痛评定系统。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心率变异性客观定量的评价疼痛的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利用心率变异性定量评价疼痛的系统,包括:
体感刺激模块,采用外部刺激方式获取疼痛感,用于激发人体心电信号发生改变;
数据采集模块,利用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方法记录疼痛数据;还分别记录平静状态和疼痛状态时20min的心电信号,并采集长度为5min的稳定心电信号数据;
指标提取模块,利用Kubios HRV Standard3.1.0提取所述稳定心电信号数据中在平静状态下和疼痛状态下的心率变异性在时间领域和频率领域的10个指标,即10维心率变异性指标;
指标分析模块,通过主成分分析对所述10维心率变异性指标在评价疼痛时贡献度,用于去除了冗长信息,选取贡献度相对较大的指标,尽可能保留原数据的信息度,将10维心率变异性指标降到4维心率变异性指标。
程度划分模块,将采集的所述疼痛数据和所述4维心率变异性指标中的第一指标和第二指标构成三维数据进行可视化,从而对疼痛划分为四个程度;
模型构建模块,构建Extring Learning Machin学习模型,并利用疼痛的四个程度作为输出标签;
结果输出模块,用于输出Extring Learning Machin学习模型的疼痛测评结果。
进一步地,所述评价疼痛时贡献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慧言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未经慧言科技(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619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