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径两通管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62895.0 | 申请日: | 201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307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勤炜流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5/02 | 分类号: | B01D35/02;F16L25/14;F16L33/22;F16L19/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黄珍丽 |
地址: | 3118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径两通 管接头 | ||
本发明涉及排水组件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变径两通管接头,包括限位结构、连接套、两个铜管、密封结构、收纳室、过滤结构、密封条和软管;连接套的两端均通过密封结构分别固定有直径不同的铜管和软管,密封结构与软管抵触;连接套的内部的收纳室的内部设有用于过滤废屑的过滤结构。本发明的连接套的内部的收纳室的内部设有用于过滤废屑的过滤结构,进而有效的避免了连接套直径较小的一端堵塞,同时过滤结构与限位结构卡合,进而使过滤结构的拆卸更加方便,使收纳室的内部的垃圾清理更加方便快捷,同时过滤结构配合所述软管端部的密封结构,当过滤结构堵塞时,通过过滤结构的压力对密封结构进一步的限位,有效防止高压情况下软管与连接套滑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排水组件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变径两通管接头。
背景技术
变径气管两通接头是管道连接中重要的连接零件,使用的变径气管接头与管道的连接大多采用压环、热熔、粘结的方式将管道和两通管接头固定在一起,变径两通管接头的使用便于对直径不同的两根管道进行安装。
然而传统的变径两通管接头与管道连接处为光滑,稍有用力会出现漏液和管道滑脱的现象,对管道连接的装置和零部件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且在变径两通管接头的直径较小的一端容易发生堵塞,且在连接废屑较多的输油管道的软管与铜管之间连接方式复杂,且防堵性差,软管的抗压能力差。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径两通管接头,其具有以下特点: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变径两通管接头,连接套的两端通过密封结构分别固定有软管与与铜管,同时密封结构与连接套之间螺纹连接,通过挤压的方式对软管进行密封和限位,进一步的提高了软管与连接套连接的密封性能,使软管与连接套之间受力更加均匀。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变径两通管接头,连接套的内部的收纳室的内部设有用于过滤废屑的过滤结构,进而有效的避免了连接套直径较小的一端堵塞,同时过滤结构与限位结构卡合,进而使过滤结构的拆卸更加方便,使收纳室的内部的垃圾清理更加方便快捷,同时过滤结构配合所述软管端部的密封结构,当过滤结构堵塞时,通过过滤结构的压力对密封结构进一步的限位,使软管固定更加稳定,有效防止高压情况下软管与连接套滑脱。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径两通管接头,连接套的两端通过密封结构分别固定有软管与与铜管,同时密封结构与连接套之间螺纹连接,通过挤压的方式对软管进行密封和限位,进一步的提高了软管与连接套连接的密封性能,使软管与连接套之间受力更加均匀,连接套的内部的收纳室的内部设有用于过滤废屑的过滤结构,进而有效的避免了连接套直径较小的一端堵塞,同时过滤结构与限位结构卡合,进而使过滤结构的拆卸更加方便,使收纳室的内部的垃圾清理更加方便快捷,同时过滤结构配合所述软管端部的密封结构,当过滤结构堵塞时,通过过滤结构的压力对密封结构进一步的限位,使软管固定更加稳定,有效防止高压情况下软管与连接套滑脱。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变径两通管接头,包括限位结构、连接套、铜管、密封结构、收纳室、过滤结构、密封条和软管;所述连接套的两端均通过所述密封结构分别固定有直径不同的所述铜管和所述软管,所述密封结构与所述连接套之间螺纹连接,且所述密封结构与所述铜管之间抵触,所述密封结构与所述软管抵触;所述铜管的端部设有用于密封的所述密封条,且所述密封条与所述连接套之间抵触;所述收纳室设于所述连接套的内部,所述连接套的内部的所述收纳室的内部设有用于过滤废屑的所述过滤结构;所述连接套上设有用于对所述过滤结构进行限位的所述限位结构,且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连接套之间可拆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勤炜流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勤炜流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628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