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铝模体系加固系统及其构建方法以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63253.2 | 申请日: | 201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420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黄海清;黄伟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海清;黄伟格 |
主分类号: | E04G11/06 | 分类号: | E04G11/06;E04G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苏利;彭伶俐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系 加固 系统 及其 构建 方法 以及 使用方法 | ||
1.一种铝模体系加固系统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
制定尺寸,根据制定的尺寸对构成铝模体系加固系统的全部构件进行设计并使得全部构件为通用构件;
在构成铝模体系加固系统的全部构件中包括有背楞,使用铝合金材料通过挤压成型制成所述背楞;
所述背楞包括有第一背楞以及第二背楞;
所述第一背楞包括有第一底板(1)以及第一侧板(2),所述第一侧板设置有两个且平行设置,两个所述第一侧板分设于所述第一底板的两侧并形成U型结构,由所述第一底板以及所述第一侧板形成内插槽;
所述第二背楞包括有第二底板(3)以及第二侧板(4),所述第二侧板设置有两个且平行设置,两个所述第二侧板分设于所述第二底板的两侧并形成U型结构,所述第二背楞可插设于所述第一背楞的所述内插槽中、且所述第二底板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一底板的端面齐平;
所述第一背楞为铝合金第一背楞,所述第二背楞为铝合金第二背楞。
2.一种铝模体系加固系统,包括有背楞,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楞包括有第一背楞以及第二背楞;
所述第一背楞包括有第一底板(1)以及第一侧板(2),所述第一侧板设置有两个且平行设置,两个所述第一侧板分设于所述第一底板的两侧并形成U型结构,由所述第一底板以及所述第一侧板形成内插槽;
所述第二背楞包括有第二底板(3)以及第二侧板(4),所述第二侧板设置有两个且平行设置,两个所述第二侧板分设于所述第二底板的两侧并形成U型结构,所述第二背楞可插设于所述第一背楞的所述内插槽中、且所述第二底板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一底板的端面齐平;
所述第一背楞为铝合金第一背楞,所述第二背楞为铝合金第二背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模体系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插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背楞最大宽度1-2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铝模体系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侧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底板的两侧、其外侧面设置有内凹的第一结构凹槽(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铝模体系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侧板设置于所述第二底板的两侧、其外侧面设置有内凹的第二结构凹槽(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铝模体系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侧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底板连接,所述第二侧板的另一端并位于其内侧面上设置有加固块(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铝模体系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二底板连接部位的内拐角为磨圆倒角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铝模体系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背楞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第二背楞为一体式结构。
9.一种铝模体系加固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如权利要求2至8任一项所述的铝模体系加固系统,所述铝模体系加固系统包括有背楞;
在铝模体系上设置背楞,最底部一道背楞距离地面不大于300mm,内墙最上层一道背楞距离铝模体系的板顶不大于700mm,相邻的两个背楞之间竖向间距不大于800mm;
在铝模体系外侧面使用的外部背楞在其多节点处使用第一背楞以及第二背楞的复合式结构,上下和前后所设计的接点均采用错开式设计,且相邻背楞间的接缝应错开在400mm以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铝模体系加固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背楞对接用第一背楞和第二背楞复合接头卡件的长度不小于400mm,相邻的两个背楞对拉用对拉螺杆之间的间距不大于800mm;
背楞悬挑部分按其端部挠度不大于跨中挠度控制,且悬挑长度不大于4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海清;黄伟格,未经黄海清;黄伟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6325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梯脚手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墙面铝模板及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