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的反应型抛光光亮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63364.3 | 申请日: | 201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580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涛;邴智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横琴思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F3/06 | 分类号: | C23F3/06;C23G1/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华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43 | 代理人: | 王松柏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保税区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抛光光亮 反应型 制备 光亮剂 环保 精细化工领域 表面活性剂 不锈钢材质 质量百分比 光亮效果 环境友好 缓蚀剂 基材无 络合剂 抛光剂 酸洗剂 增稠剂 醇胺 应用 清洗 腐蚀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保的反应型抛光光亮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精细化工领域。所述环保的反应型抛光光亮剂组合物按质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抛光剂5%‑10%,醇胺3%‑6%,络合剂3%‑5%,表面活性剂1%‑4%,光亮剂0.5%‑2.0%,增稠剂0.1%‑0.5%,缓蚀剂0.5%‑2%,酸洗剂1%‑3%,水75%‑85%。发明制备的环保的反应型抛光光亮剂组合物是传统光亮剂的更新换代产品,对不锈钢材质的清洗、光亮效果明显,对基材无腐蚀,对环境友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精细化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环保的反应型抛光光亮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不锈钢具有较高的耐腐蚀、耐磨损、易加工等优良性能。在汽车、摩托车、日用五金、建筑、道路护栏等行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近年来,不锈钢的应用在迅速增长,但其表面往往有一层灰色氧化膜或毛刺,从而影响产品的质量,因此对不锈钢表面进行抛光处理,是不锈钢制品中最为常用的处理工艺。
光亮剂作用在工件表面,使其产生微观塑性变形,从而降低表面粗糙度;光亮剂作用在工件表面,能够迅速去除工件表面的油污及杂质,达到增亮效果;光亮剂应有一定的防锈作用,能够较长时间保持工件良好的表面状态,从而提高轧光质量。
金属抛光处理通常分为机械抛光、电化学抛光和化学抛光。化学抛光以优点突出而被广泛应用。目前,使用于不锈钢五金工具的化学光亮剂基本可分为王水型溶液、硫酸型溶液、磷酸型溶液、醋酸型溶液和过氧化氢型溶液等5种类型,它们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多数光亮剂中含有硝酸,抛光时会产生大量的含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从而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而双氧水型抛光液,易分解,维护困难,成本高,实用范围窄等缺点。因此,低毒或无毒的环保型抛光液的出现,就是顺应市场需求的。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的反应型抛光光亮剂组合物。本发明的光亮剂对不锈钢制品的清洗效果极佳,材料表面光亮,对材质无腐蚀,对环境友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环保的反应型抛光光亮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十分简单,可采用常规的物理混合,机械搅拌均匀的方法进行制备。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环保的反应型抛光光亮剂组合物的应用。所述光亮剂可用于对不锈钢件、钢铁件、铜件(黄铜、紫铜、红铜)等金属基材的表面抛光的光亮剂,都有较好的抛光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环保的反应型抛光光亮剂组合物,按质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抛光剂5%-10%,醇胺3%-6%,络合剂3%-5%,表面活性剂1%-4%,光亮剂0.5%-2.0%,增稠剂0.1%-0.5%,缓蚀剂0.5%-2%,酸洗剂1%-3%,水75%-85%。
其中,所述的抛光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异构烷基磺酸、C12-C20重烷基苯磺酸、C10-C14直链烷基磺酸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所述的醇胺为单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异丙醇胺、异丁醇胺、二乙醇三异丙醇胺、三异丙醇胺、N-甲基一乙醇胺、N-甲基二乙醇胺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所述的络合剂为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葡萄糖酸、羟基乙酸、羟基丙酸、巯基乙酸、乙二胺四乙酸、二亚乙基三胺五醋酸、乙基乙二胺三乙酸、二羟乙基甘氨酸、次氮基三乙酸中的至少一种,这些有机酸可以作为酸洗抛光剂使用,同时又是良好的金属螯合剂。
其中,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主要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如异构醇聚氧乙烯醚(E-1310、E-1009)、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平平加O-15)、脂肪酸聚氧乙烯酯(LAE-9)、烷基酚聚氧乙烯醚(TX-9、TX-10、曲拉通X100)、聚乙二醇(PEG)、脂肪胺聚氧乙烯醚(AC1210)、蓖麻油聚氧乙烯醚(EL-40)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横琴思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横琴思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633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零排放的碱性蚀铜废液回收工艺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油溶性缓蚀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