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跨链通信方法、装置、主链节点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63495.1 | 申请日: | 201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883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周茂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迅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网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20/38 | 分类号: | G06Q20/3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饶婕;许春晓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 方法 装置 节点 存储 介质 | ||
一种跨链通信方法,所述跨链通信方法应用于主链节点,所述主链节点上部署有至少一个跨链插件,每个所述跨链插件对应一个侧链节点,所述方法包括:通过第一跨链插件接收第一侧链节点发送的第一跨链交易请求;通过所述第一跨链插件对所述第一跨链交易请求进行验证;在所述第一跨链交易请求验证通过后,通过所述第一跨链插件将所述第一跨链交易请求的第一跨链交易结构转换成所述主链节点能够识别的交易数据结构;对所述交易数据结构的所述第一跨链交易请求进行共识,并执行交易。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跨链通信装置、主链节点及存储介质。本发明能够实现两个异构区块链之间的跨链通信,同时,节约实施成本,提升跨链通信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跨链通信方法、装置、主链节点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侧链机制的出现可以让区块链上的数字资产或消息在相互独立的区块链之间进行安全的转移(例如,可以让以太币安全地从以太坊主链转移到其他区块链,又可以从其他区块链安全地返回以太坊主链),从而提供了一种扩展主链的功能和性能的机制。
实际中,若侧链与主链是同构链,则由于通信协议是互相兼容的,两个链之间比较容易实现跨链通信。然而,现实中更常见的情况是侧链与主链是异构的区块链,也就是两个区块链系统的共识算法、区块生成、交易验证逻辑、通信消息协议都是不一致的,两个异构链之间无法直接识别对方的消息协议,因此无法直接通信。
目前采用的方法是专门实现一个中继链,通过中继链来兼容两个异构区块链的消息协议,并负责两个异构区块链之间的消息翻译和转发,从而达到两个异构区块链之间的通信。
然而,因为中继链是一个独立的区块链,有自己的共识算法,需要有自己的共识节点,安全性要求越高,就需要越多的共识节点,实施成本就越高;而且中继链的共识需要消耗时间,因此消息转发时延大,导致性能较低。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跨链通信方法、装置、主链节点及存储介质,能够实现两个异构区块链之间的跨链通信,同时,节约实施成本,提升跨链通信的性能。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跨链通信方法,所述跨链通信方法应用于主链节点,所述主链节点上部署有至少一个跨链插件,每个所述跨链插件对应一个侧链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跨链插件接收第一侧链节点发送的第一跨链交易请求;
通过所述第一跨链插件对所述第一跨链交易请求进行验证;
在所述第一跨链交易请求验证通过后,通过所述第一跨链插件将所述第一跨链交易请求的第一跨链交易结构转换成所述主链节点能够识别的交易数据结构;
对所述交易数据结构的所述第一跨链交易请求进行共识,并执行交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过所述第一跨链插件对所述第一跨链交易请求进行验证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跨链插件验证所述第一跨链交易请求所请求的交易是否合法;
通过所述第一跨链插件验证所述第一侧链节点上是否存在所述第一跨链交易请求所请求的交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过所述第一跨链插件将所述第一跨链交易请求的第一跨链交易结构转换成所述主链节点能够识别的交易数据结构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跨链插件,从所述第一跨链交易请求的第一跨链交易结构中读取跨链交易需要的第一字段;
将所述第一字段填充至所述主链节点能够识别的交易数据结构中;
在所述交易数据结构中添加所述主链节点需要的第二字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跨链交易请求携带有目的链,所述目的链指示第二侧链节点,在对所述交易数据结构的所述第一跨链交易请求进行共识,并执行交易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迅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网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迅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网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634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