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荧光免疫和胶体金试剂条的跨平台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63623.2 | 申请日: | 201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70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朱嘉进;罗红艳;汪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艾瑞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3 | 分类号: | G01N33/53;G01N33/58;G01N21/64;G01N21/27;G06T5/00;G06T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 代理人: | 徐迅;马莉华 |
地址: | 201114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装置 跨平台 光源 光源模块 光电转换模块 胶体金试剂 条形面光源 对称设置 固定结构 荧光免疫 荧光模式 待测物 胶体金 批量化 种检测 分辨率 可用 蓝光 绿光 底座 组装 检测 生产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跨平台检测装置。具体地,本发明提供的检测装置包括:(a)底座(2);(b)待测物固定结构(3);(c)光电转换模块;(d)光源模块,所述光源模块包括:(d1)光源;所述光源为对称设置的条形面光源;且所述光源能够分别发出蓝光或绿光。本发明的跨平台检测装置可用于在荧光模式和胶体金模式下进行检测,且本发明的跨平台检测装置的稳定性好、重复性好、分辨率高、线性好、成本低、易于组装、适用于批量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检测荧光免疫和胶体金试剂条的跨平台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IVD干式免疫检测仪器大多只适用单一方法学试剂片,比如胶体金检测或者荧光检测,但是由于市场的需求不同和新产品的迭代,市场上存在兼容平台的需求,还应考虑到成本因素。另外,在批量化工业生产中,由于受到人力物力的资源的限制,不可能对每一个模块用试剂片去单独定标,因此,为了保证不同检测模块或装置的最终测试结果具有一致性,必须对每批检测模块或装置进行校准,使之输出一致性结果。但是考虑到不同部件(相机,光源,滤光片,镜头)之间都存在偏差,将模块组装完成后,每批模块之间存在一定偏差。如果当作一个整体去校准,往往存在很多问题,也很难顾及到每个细节(线性度,高低值偏差),一致性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综上所述,本领域需要一种即能基于胶体金方法也能基于荧光方法进行检测的干式免疫侧向流试剂片的检测装置,且其检测结果准确、灵敏度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线性宽、精度高、出一致性好的荧光和胶体金跨平台定量检测装置。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跨平台检测装置,其中,所述检测装置包括:
(a)底座(2);
(b)待测物固定结构(3),所述待测物固定结构位于底座(2);且所述待测物固定结构设有检测窗(所述检测窗用于使待测物需被检测的区域(或称为待测区域)暴露在光源发出的光和相机镜头下);
(c)光电转换模块,所述光电转换模块用于将待测物发出或反射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获得包含待测物的待测区域的图像;其中,所述光电转换模块包括:相机(较佳地,一个相机);且所述相机被设置为:相机的物镜位于检测窗上方;
(d)光源模块,所述光源模块包括:(d1)光源;所述光源为对称设置的条形面光源(51)(较佳地,为一对(2个)或多对对称设置的条形面光源);且所述光源能够分别发出蓝光或绿光。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e)外盒(1),所述外盒用于形成检测所需的暗室。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对称设置的对称中心是指固定结构;较佳地,是指固定结构的A-B向中心线。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光源模块包括蓝光通道和绿光通道,且通过蓝光通道和绿光通道的切换从而分别发出蓝光或绿光。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蓝光是指以450±10nm的波长为中心和/或半峰宽为20~40nm的光。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蓝光的光谱基本如图3A所示。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绿光是指以525±10nm的波长为中心和/或半峰宽为20~40nm的光。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绿光的光谱基本如图3B所示。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光源为LED光源;较佳地,所述光源为LED阵列光源。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LED阵列光源是指包括交错整列化排布的蓝光灯珠和绿光灯珠的光源。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条形面光源包括交错整列化排布的蓝光灯珠和绿光灯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艾瑞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艾瑞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636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