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以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63641.0 | 申请日: | 201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537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江太阳;苏畅;王帅;江德勇;罗绍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6/06 | 分类号: | H05B6/06;H05B6/12;F24C3/12;A47J36/30;A47J36/24;A47J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邝圆晖;肖冰滨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烹饪 器具 及其 控制 方法 装置 以及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以及存储介质,属于电器领域。烹饪器具包括用于对锅体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和用于感测用户对所述锅体的操作使用行为的用户行为感测装置,所述控制方法包括:通过所述用户行为感测装置感测所述操作使用行为;以及根据对所述操作使用行为的感测结果调节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火力。如此,通过感测用户的操作使用行为,并根据用户的操作使用行为对烹饪器具的加热火力进行自动控制,可以降低用户对加热火力的调节频率,提高用户体验,并避免由于用户操作不当而导致能源浪费或发生危险事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器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当前社会,火锅等饮食方式深受人们的喜爱。人们在用餐过程中,会通过使用商用电磁炉、电火锅等烹饪器具对肉类、蔬菜等食物进行加热。然而,当前的烹饪器具通常需要人为进行控制,在就餐过程中用户需要反复调节火力,其过程繁琐麻烦,用户体验差,并且还经常会由于用户的疏忽或操作不当导致能源浪费,甚至发生一些危险事故。
发明内容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以及存储介质,以根据对用户操作使用行为的感测来对烹饪器具的加热火力进行自动调节,从而使烹饪器具更节能、更人性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所述烹饪器具包括用于对锅体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和用于感测用户对所述锅体的操作使用行为的用户行为感测装置,所述控制方法包括:通过所述用户行为感测装置感测所述操作使用行为;以及根据对所述操作使用行为的感测结果调节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火力。
可选地,所述通过所述用户行为感测装置感测所述操作使用行为包括:通过所述用户行为感测装置感测所述锅体周围的预定区域内是否存在遮挡物;以及根据对所述遮挡物的感测结果确定所述操作使用行为;其中,所述预定区域包括所述锅体的上方区域和/或所述锅体的外周区域。
可选地,所述根据对所述操作使用行为的感测结果调节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火力包括:在所述加热火力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火力值的情况下,如果在第一预设时间内未感测到所述操作使用行为,则将所述加热火力降低至小于所述第一预设火力值或停止加热。
可选地,所述根据对所述操作使用行为的感测结果调节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火力包括:在所述加热火力小于第一预设火力值并且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火力值的情况下,如果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未感测到所述操作使用行为,则将所述加热火力降低至小于所述第二预设火力值或停止加热;其中,所述第一预设火力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火力值。
可选地,所述根据对所述操作使用行为的感测结果调节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火力包括:在所述加热火力小于第二预设火力值的情况下,如果在第三预设时间内未感测到所述操作使用行为,则停止加热。
可选地,所述根据对所述操作使用行为的感测结果调节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火力包括:在所述加热火力小于第一预设火力值的情况下,如果感测到所述操作使用行为,则将所述加热火力提高至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火力值。
可选地,所述根据对所述操作使用行为的感测结果调节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火力包括:在所述加热装置处于停止加热状态的情况下,如果感测到所述操作使用行为,则将所述加热装置恢复至所述停止加热状态前的第一加热状态;和/或在所述加热装置处于小火力加热状态的情况下,如果感测到所述操作使用行为,则将所述加热装置恢复至所述小火力加热状态前的第二加热状态,其中所述加热装置在所述小火力加热状态下的加热火力小于第二预设火力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636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