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自动人行道的人车过街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63998.9 | 申请日: | 2019-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647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衣丰艳;杨磊;孙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交通学院 |
主分类号: | G08G1/005 | 分类号: | G08G1/005;G08G1/07;G08G1/08;G08G1/087;E01C1/00;B66B21/10;B66B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23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自动 人行道 装置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动人行道的人车过街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主要包括第一压力板、第二压力板、第三压力板、第四压力板、第一自动人行道、第二自动人行道和控制器,四个压力板分别设置在人行横道四侧的行人及车辆等候区内,并将人车质量信号传递给控制器;两自动人行道水平对称设置在人行横道中心线两侧,控制器控制自动人行道的开闭及运行方向;本发明具有三种工作模式:普通工况、车辆优先工况和行人优先工况,对各通行方向的绿灯通行时间的切换,可以适应实时的人车通行状况,缓解了人少车多,车辆等绿灯和人多车少,行人等绿灯的问题,同时自动人行道的使用减少了绿灯结束后,正在过马路的行人到达马路对面的时间,提高了人行横道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车过街管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自动人行道的人车过街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现存在的人车通过人行横道的过程中往往存在人少车多,车辆等绿灯的问题、人多车少,行人等绿灯的问题以及行人通过人行横道速度慢的问题。各通行方向的交通信号灯的绿灯时间切换不灵活,使得人行横道存在较长的空白期,行人通过人行横道的速度慢,耗费时间长,此过程中容易造成车辆等候区车辆积压,进一步造成交通拥堵。
中国专利“应用无线新型电子车牌实现交通路口疏导的系统及方法”(申请号:201710171266.6)、中国专利“道路交通路口的交通信号灯的控制方法”(授权号:CN105303850B)和中国专利“协助车辆快速通过路口的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和方法”(申请号:201710267844.6)均通过对该路段车辆信息的采集,确定通过路口的车辆数量,利用控制器控制交通信号灯的时间,来提高车辆行驶方向的交通信号灯切换的灵活性,缓解因车辆造成的交通路口拥堵现象,但未优化行人通行方向的交通信号灯时间,未能缩短因过街行人造成的交通路口空白期,仅考虑车辆的通行所需时间,考虑范围单一,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中国专利“基于背压路由算法的分布式智能交通信号控制方法及装置”(申请号:201711418924.3)根据各通行路线对应的进入路口与驶出路口之间的压力差,在各路口分别计算能够保证最大车流压力释放的交通信号调度策略,据此进行信号灯调度,实现了道路网内总通过车流量最优的分布式城市交叉路口协同调度,但未对车辆行驶方向的通行信号时间设置上限时间,当位于交通拥挤路段,容易造成该时间段内,该路口中的初始绿灯行驶方向的车辆一直处于通行状态,直至该方向出现空白期,容易造成其他行驶方向的汽车拥堵。
中国专利“独立式自适应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及其实现方法”(申请号:201410338285.X)和中国专利“一种基于实时路况信息的交通信号控制方法”(申请号:201710846760.8)均根据实际交通流量来调控各方向的绿灯亮灭时长,缓解了交通拥堵状况,但未设置绿灯时长上限,容易造成各通行方向的不均衡,造成交通拥堵,同时,未能实现对行人速度的优化,既未缩短由于行人通行速度慢造成的空白期,又不利于对于行人人身安全的保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人少车多,车辆等绿灯的问题、人多车少,行人等绿灯的问题以及行人通过人行横道通行率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自动人行道的人车过街装置及其控制方法。通过监测人行横道各等候区的行人及车辆数量,实时控制各通行方向的绿灯时间以及自动人行道的开闭、运行方向,优化了人车过街过程,减少了人行横道的空白期,同时帮助行人较快地通过人行横道,加速人车通行进程,提高了整个路口的利用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自动人行道的人车过街装置,主要包括第一压力板、第二压力板、第三压力板、第四压力板、第一自动人行道、第二自动人行道和控制器。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压力板、第三压力板对称设置在人行横道两侧行人等候区内,第二压力板、第四压力板对称设置在马路两行车道的车辆等候区内;压力板表面与地面平齐,压力板可对等候区内的行人、车辆质量进行监测,产生对应的电子信号,并通过线束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交通学院,未经山东交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639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