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医药疗火罐智能操作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64289.2 | 申请日: | 201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17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董志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艺凌模型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08 | 分类号: | A61M1/08;A61H9/00;A61L2/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苏友娟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经开区桃花工业***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火罐 药疗 智能操作装置 箱内腔 中医 隔板 表面固定 网孔板 消毒杀菌 操作箱 连接管 公用 消毒 皮肤 刺激 敏感 卫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医药疗火罐智能操作装置,包括操作箱和隔板,所述操作箱内腔两侧之间的顶部和底部均与隔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操作箱内腔两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网孔板,并且连接管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网孔板的底部和操作箱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本发明涉及中医药疗火罐技术领域。该中医药疗火罐智能操作装置,通过操作箱内腔两侧之间的顶部和底部均与隔板的表面固定连接可以在不使用火罐时对火罐进行消毒杀菌,这样即使火罐是公用物品也能够保持卫生干净,不会对一些皮肤较为敏感的用户造成刺激,方便了人们的使用,这解决了目前现有的中医药疗火罐智能操作装置不具备在不使用时对火罐进行消毒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疗火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医药疗火罐智能操作装置。
背景技术
拔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的疗法。拔罐疗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成书于西汉时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关于“角法”的记载,角法就类似于后世的火罐疗法。而国外古希腊、古罗马时代也曾经盛行拔罐疗法,火罐疗法是利用燃烧时消耗罐中部分氧气,并借火焰的热力使罐内的气体膨。胀而排除罐内部分空气,使罐内气压低于外面大气压(统称负压),借以将罐吸着于施术部位的皮肤上。火罐法其吸拔力的大小与罐具的大小和深度、罐内燃火的温度和方式、扣罐的时机与速度及空气在扣罐时再进入罐内的多少等因素有关。如罐具深而且大,在火力旺时扣罐,罐内热度高、扣罐动作快,下扣时空气再进入罐内少,则罐的吸拔力大;反之则小,可根据临床治疗需要灵活掌握。
在实际生活中,现有的中医药疗火罐智能操作装置不具备在不使用时对火罐进行消毒,这样极其不卫生,火罐是公共用品,不进行消毒会非常脏,一些皮肤比较敏感的使用者会比较危险,这不利于人们使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医药疗火罐智能操作装置,解决了现有的中医药疗火罐智能操作装置不具备在不使用时对火罐进行消毒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中医药疗火罐智能操作装置,包括操作箱和隔板,所述操作箱内腔两侧之间的顶部和底部均与隔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操作箱内腔两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网孔板,并且网孔板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空气泵,所述空气泵右侧的中部连通有抽气嘴,并且空气泵左侧的出气孔连通有连接管,所述抽气嘴的右侧贯穿操作箱并延伸至操作箱的外部,并且连接管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网孔板的底部和操作箱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隔板的底部与网孔板的顶部固定连接,并且两个隔板之间的底部滑动连接有玻璃板,所述玻璃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并且复位弹簧的底部与网孔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玻璃板底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框体,所述框体的内腔且位于玻璃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警示灯,所述框体的底部且位于网孔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按钮。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左侧的顶部和底部均连通有导管,并且导管的左端与操作箱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导管表面的两侧均开设有通孔。
优选的,所述导管表面的两侧均贯穿有固定杆,并且两个固定杆一侧的中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加热器和制冷器,所述加热器和制冷器的顶部和底部且位于导管的表面贯穿有传温板,所述传温板的一侧与加热器和制冷器的表面接触。
优选的,所述网孔板顶部的右侧和操作箱内腔顶部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隔温板,并且隔温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操作箱右侧的表面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挡板,并且挡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操作箱右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转杆。
优选的,所述转杆的表面贯穿有转板,并且转板的顶部贯穿有螺栓,所述螺栓的一端与挡板的表面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操作箱顶部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温度开关,并且操作箱顶部右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风力调节器,所述操作箱顶部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警示灯适配的灯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艺凌模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艺凌模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642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声波负压理疗仪及其理疗方法
- 下一篇:双永磁动圈式血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