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显示面板的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64583.3 | 申请日: | 2019-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441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熊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惠科金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20 | 分类号: | G09G3/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百瑞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0 | 代理人: | 吴国城 |
地址: | 40132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 面板 栅极 驱动 电路 显示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的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显示面板设置有多条扫描线,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多级栅极驱动子电路、多级缓冲器和多个保护电路;多级栅极驱动子电路与扫描线一一对应连接;多级缓冲器分别与栅极驱动子电路一一对应设置;多个保护电路,与扫描线一一对应设置;保护电路包括误差放大单元、比较单元和控制模块;误差放大单元检测并放大缓冲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的电压差值得到误差放大差值电压;比较单元根据误差放大差值电压输出比较结果信号;控制模块根据比较结果信号输出控制信号以控制打开或者断开缓冲器与扫描线的连接。本申请设置的保护电路可以防止因扫描线之间短路致使栅极驱动电路被烧坏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的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面板朝向大型化、高解析度、高分辨率发展,以及对显示品质要求的提高,高PPI(Pixels Per Inch,每英寸所拥有的像素数)使得信号线越来越细、线间距越来越小,使得信号线之间发生短路的概率大幅提高。
例如,显示面板包括栅极驱动电路,分别连接到显示面板的各个扫描线,由于栅极驱动电路需要根据时序输出高电平信号或者低电平信号到扫描线,以控制连接于扫描线的主动开关的打开或者关闭,因而,当相邻扫描线间发生短路时,则高电平电压信号和低电平电压信号之间导通,长时间工作下栅极驱动电路存在烧毁风险。因而,如何检测扫描线的短路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防止因扫描线之间短路致使栅极驱动电路被烧坏。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的栅极驱动电路,所述显示面板设置有多条扫描线,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多级栅极驱动子电路、多级缓冲器和多个保护电路;多级所述栅极驱动子电路与所述扫描线一一对应连接;多级所述缓冲器分别与所述栅极驱动子电路一一对应设置,一端连接于所述栅极驱动子电路的输出端,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扫描线;多个所述保护电路,与所述扫描线一一对应设置;所述保护电路包括:误差放大单元、比较单元和控制模块;所述误差放大单元检测并放大所述缓冲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的电压差值得到误差放大差值电压;所述比较单元输入端连接于所述误差放大电路的输出端,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比较单元接收所述误差放大差值电压,并根据所述误差放大差值电压输出比较结果信号;所述控制模块,输入端连接于所述比较单元的输出端,所述控制模块接收所述比较结果信号,并根据所述比较结果信号输出控制信号以控制打开或者断开所述缓冲器与所述扫描线的连接。
可选的,所述误差放大单元包括:第一误差放大器和第二误差放大器;正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缓冲器的输入端,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缓冲器的输出端,计算并放大所述缓冲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的电压差值以输出第一误差放大差值电压;所述第二误差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缓冲器的输出端,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缓冲器的输入端,计算并放大所述缓冲器的输出端和输入端的电压差值以输出第二误差放大差值电压;所述比较单元包括:第一比较器和第二比较器;所述第一比较器的正相输入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端,以接收所述第一误差放大差值电压,输出端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所述第二比较器的正相输入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端以接收所述第二误差放大差值电压,输出端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所述第一比较器和第二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于一预设电压;所述第一比较器根据所述第一误差放大差值电压和预设电压的比较结果输出第一比较结果信号给所述控制模块,所述第二比较器根据所述第二误差放大差值电压和预设电压的比较结果输出第二比较结果信号给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比较结果信号输出控制信号以控制打开或者断开所述缓冲器与所述扫描线的连接。
可选的,所述预设电压满足如下公式:
VGL<ADJ<VGH;
其中,ADJ为预设电压,VGH为所述栅极驱动电路输出的高电平电压,VGL为所述栅极驱动电路输出的低电平电压。
可选的,所述预设电压满足如下公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惠科金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惠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惠科金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惠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645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成电路及其抗干扰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画素排列结构和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