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表面电荷的移液枪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65046.0 | 申请日: | 2019-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06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邓旭;孙强强;周昱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高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3/02 | 分类号: | B01L3/02 |
代理公司: | 51229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郭艳艳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枪身 表面涂层 基底 滑动棒 连接杆 支撑杆 表面电荷 疏水分子 限位板 移液枪 下端 液滴 抓取 圆形限位板 高粘附性 活动设置 介电材料 片状导体 气相沉积 液滴撞击 一体成型 电荷 不导电 上端 导电 枪头 推板 移液 充电 移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表面电荷的移液枪,包括枪身,枪身下方设置有若干支撑杆,两根支撑杆下端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之间设置有基底,基底上设置有表面涂层,表面涂层上通过气相沉积设置有疏水分子层,表面涂层和疏水分子层在基底上形成超双疏表面,基底和表面涂层均由介电材料制成,枪身上方设置有圆形限位板,枪身、支撑杆、连接杆和限位板一体成型,且均不导电,枪身和限位板内活动设置有可导电的滑动棒,滑动棒下端设置有片状导体,滑动棒上端设置有推板。本发明通过超双疏表面代替枪头,在移液时,液滴撞击超双疏表面,在表面产生电荷,然后充电后的超双疏表面对液滴具有高粘附性,实现液滴的抓取和移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移液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基于表面电荷的移液枪。
背景技术
在分析实验中,特别是当涉及昂贵的药物试剂时,液体的无损失转移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单液滴分析装置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用于操控液滴的机械调节表面,但这种机械调节的表面只对水溶液起作用,当处理低表面张力或高粘性液体时就会失效,而传统的移液枪在转移这些液滴时,由于固液之前高的接触面积和黏附而造成质量损失甚至污染问题。因此我们需要设计一种全新的移液枪,能够方便地操纵任何液体,包括低表面张力液体和高粘性液体,而不产生质量损失和污染。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表面电荷的移液枪,通过超双疏表面代替枪头,在移液时,液滴撞击超双疏表面,在表面产生电荷,然后充电后的超双疏表面对液滴具有高粘附性,实现液滴的抓取和移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表面电荷的移液枪,包括枪身,枪身下方设置有若干支撑杆,相邻两根支撑杆下端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之间设置有基底,基底上设置有疏水的表面涂层,表面涂层上通过气相沉积设置有疏水分子层,表面涂层和疏水分子层在基底上形成超双疏表面,基底和表面涂层均由介电材料制成,枪身上方设置有圆形限位板,枪身、支撑杆、连接杆和限位板一体成型,且均不导电,枪身和限位板内活动设置有可导电的滑动棒,滑动棒下端设置有片状导体,滑动棒上端设置有推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进行移液时,片状导体远离超双疏表面,手握枪身使超双疏表面靠近液滴,液滴撞击超双疏表面产生电荷,可以用于在超双疏表面打印表面电荷,且可以长时间维持,表面电荷可以大大增强液滴在超双疏表面的粘附力,同时让液滴保持超双疏状态,实现液滴的抓取,然后将液滴移动到指定位置,再推动推板,使得滑动棒带动片状导体靠近超双疏表面,产生静电感应,静电感应可以暂时消除表面电荷的作用,使得液滴与超双疏表面的粘附力几乎降为0,从而释放液滴,完成液滴的抓取和移动。超双疏表面具有排斥液滴的性质,这使液体在表面上呈现球形状态,打印上表面电荷会增加超双疏表面对液滴的黏附力,从而抓取液滴。本发明提供的移液枪,通过超双疏表面抓取液滴,没有专门的枪头,液体不会浸润或粘附在枪头内壁上,也不会粘附在超双疏表面,因此不会造成质量损失,被转移的液体在整个转移过程中都保持球形,维持与表面有限的接触面积,也不会造成液滴污染,同时,本移液枪不止适用于水溶液,对低表面张力或高粘性液体同样适用,例如血液、乙醇溶液和甘油等。
进一步,限位板到基底的距离大于滑动棒的长度。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防止滑动棒在滑动过程中,滑动棒下端对基底上的超双疏表面产生损伤。
进一步,基底材质为玻璃、聚四氟乙烯或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
进一步,疏水分子层为全氟辛基三氯硅烷分子层。
进一步,基底厚160~180μm,直径为16~19mm。
进一步,表面涂层厚度为5~50μm。
进一步,片状导体厚度不小于0.5mm。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成都高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电子科技大学;成都高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650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流控芯片及其微流驱动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便于烧杯使用的水浴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