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仿生轻量化转向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65528.6 | 申请日: | 2019-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172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刘鸣华;杜德喜;李玉东;熊文;鲁月新;于志远;张维智;常智;何泽功;李松;魏广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7/18 | 分类号: | B62D7/18;B62D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6318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横臂 转向节 轻量化 球头销 下横臂 铰接 上下端面 转向系统 侧端面 支撑臂 圆孔 结构性能 通孔结构 上端 角臂 球头 弯臂 销杆 鱼头 对称 | ||
1.一种仿生轻量化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向节(2),所述转向节(2)上部通过球头销(4)铰接上横臂(1),所述球头销(4)的销杆固定连接所述转向节(2),所述球头销(4)的球头铰接于所述上横臂(1),所述转向节的下部固定有支撑臂(5),所述支撑臂(5)铰接下横臂(3),所述上横臂(1)的侧端面、所述下横臂(3)的上下端面和所述转向节(2)的上端弯臂侧端面和下端直角臂端面中的至少一个端面上分布有多组对称的通孔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轻量化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结构使所述上横臂(1)的侧端面,和/或所述下横臂(3)的上下端面,和/或所述转向节(2)的上端弯臂侧端面和下端直角臂端面形成骨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仿生轻量化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结构包括位于中心线的主骨架,和位于所述主骨架两侧以等角度和/或等距离向所述主骨架外侧延伸的支骨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仿生轻量化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结构包括鱼骨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仿生轻量化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结构包括叶脉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仿生轻量化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臂(1)呈鱼头形状,所述上横臂(1)的上下端面设置有多个圆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仿生轻量化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横臂(3)上还设有多个圆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6552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马铃薯收获机的后轮转向机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铝合金客车车身骨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