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轿顶人员防碰撞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66443.X | 申请日: | 2019-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18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董德靖;张皓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5/00 | 分类号: | B66B5/00;B66B1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王江富 |
地址: | 20024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员 碰撞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轿顶人员防碰撞装置,安全限位开关安装于顶部框架组件上或者井道顶部;顶部框架组件固定于井道顶部;顶部框架组件一侧安装有转动轴,另一侧安装有转动限位装置;底部活动框架组件一端枢转安装连接于所述转动轴,另一端能绕转动轴在转动限位装置限定的弧度内旋转;底部活动框架组件的上侧面设置有安全限位开关操作部件;安全限位开关内部的常闭触点用于接入电梯安全回路;当底部活动框架组件沿着转动轴向上旋转带动安全限位开关操作部件上移一段距离后会触发安全限位开关的常闭触点使其断开。该轿顶人员防碰撞装置,体积小,现场施工简便,能够在顶层高度较低的情况下,有效的保护轿顶人员的人身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安全技术,特别设计一种轿顶人员防碰撞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轿厢的轿顶作为重要的检修平台,检修人员需要经常在轿顶检修电梯,并且同时运行电梯。检修人员在轿顶运行电梯时,就存在着人员碰撞井道顶部的风险。现有的通常保护方法有:1)增大顶层高度,保证轿厢在顶部极限位置时,人员站立也不会碰撞井道顶部;2)有限的缩小顶层高度,在轿顶预先规划避险空间,保证轿厢在顶部极限位置时,人员可以蹲下或者趴下来避免碰撞井道顶部;3)大幅的缩小顶层高度,增加检修运行时的额外限位,保证轿厢在检修状态下的极限位置,人员站立也不会碰撞井道顶部。
以上传统的解决方法均存在着各自的问题:增大顶层高度会导致用户土建尺寸增加;预留蹲下或者趴下的避险空间,需要人员能够有足够的反应时间,并经过培训;增加检修状态下的极限位置无法保护人员在轿顶时,电梯意外进入正常运行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轿顶人员防碰撞装置,体积小,现场施工简便能够在顶层高度较低的情况下,有效的保护轿顶人员的人身安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轿顶人员防碰撞装置,其包括一个顶部框架组件1、一个安全限位开关2及一个底部活动框架组件3;
所述安全限位开关2安装于顶部框架组件1上,或者通过安装件直接安装于井道顶部;
所述顶部框架组件1用于固定于井道顶部;
所述顶部框架组件1,一侧安装有转动轴11,另一侧安装有转动限位装置12;
所述底部活动框架组件3,一端枢转安装连接于所述转动轴11,使底部活动框架组件另一端能绕所述转动轴11在所述转动限位装置12限定的弧度内旋转;
所述底部活动框架组件3的上侧面设置有安全限位开关操作部件31;
所述安全限位开关2内部的常闭触点用于接入电梯安全回路;
当底部活动框架组件3在自由状态时,因为重力原因保持在所述转动限位装置12的最下端位置,此时安全限位开关操作部件31不会触发安全限位开关2;
当底部活动框架组件3沿着所述转动轴11向上旋转,底部活动框架组件3的上侧面设置的安全限位开关操作部件31上移一段距离后会触发所述安全限位开关2的常闭触点使其断开。
较佳的,轿顶人员防碰撞装置还包括控制电路、复位操作单元;
所述控制电路,当所述安全限位开关2的常闭触点被触发断开,则立刻禁止电梯自动运行;并且,当所述安全限位开关2的常闭触点被触发断开后,如果所述复位操作单元未被触发,当电梯安全回路接通后,所述控制电路仅允许电梯向下手动运行。
较佳的,所述底部活动框架组件3包括框架32和封板33;所述封板33覆盖在所述框架32上。
较佳的,所述底部活动框架组件3的封板33为透明亚克力板。
较佳的,所述封板33中部开设有钢丝绳孔34。
较佳的,所述顶部框架组件1的安装位置为轿顶检修空间的垂直投影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664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氧化碳变换工艺
- 下一篇:一种超声波测量液罐车液位高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