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梁与劲性圆柱连接节点处弧形模板加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66933.X | 申请日: | 2019-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31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治龙;邱人大;熊学军;汪亚忠;黄华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3/00 | 分类号: | E04G13/00;E04G17/065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杜丹丹 |
地址: | 410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柱 连接 节点 弧形 模板 加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梁与劲性圆柱连接节点处弧形模板加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根据设计要求定制弧形模板;步骤2:在梁与圆柱连接节点处的两根柱主筋上水平平行绑扎第一水平筋和第二水平筋;步骤3:安装弧形模板,并在弧形模板上开设有通孔;步骤4:加固弧形模板,采用对拉紧固件依次将弧形模板外侧的龙骨、弧形模板以及绑扎在两根柱主筋上的第一水平筋和第二水平筋进行对拉固定,形成一个整体。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该加固方法通过柱主筋的位置固定不动,利用对拉紧固件的对拉,从而实梁与劲性圆柱连接节点处弧形模板在柱主筋上的加固,并且该加固方法牢固,不会使模板变形,提高支模的工程质量,也提高了现场安全系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梁与劲性圆柱连接节点处弧形模板加固方法。
背景技术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如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建筑结构形式,混凝土工程是这一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浇筑混凝土之前要支设模板,模板及其加固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如今,建筑工程随着建筑美学的设计、视觉冲击,越来越多的异形建筑产生,所以要求施工企业能力提升,因混凝土存在流动性和可塑性,加大了混凝土结构的模板的施工和加固难度。具体的在施工中,对于劲性混凝土圆柱,由于柱内型钢的影响,常采用带状钢拉箍对模板进行加固,但在混凝土梁与劲性混凝土圆柱连接节点处,无法应用带状钢箍固定模板,现场一般用外支架连接木方简单固定,此种加固方法不牢固,浇筑混凝土时容易使模板变形涨开影响工程质量,甚至使木方掉落影响现场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在混凝土梁与劲性混凝土圆柱连接节点处,加固方法不牢固,容易使模板变形影响工程质量,甚至影响现场安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梁与劲性圆柱连接节点处弧形模板加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根据设计要求定制弧形模板;
步骤2:在梁与圆柱连接节点处的两根柱主筋上水平平行绑扎第一水平筋和第二水平筋;
步骤3:安装弧形模板,并在弧形模板上开设有通孔;
步骤4:加固弧形模板;
采用对拉紧固件依次将弧形模板外侧的龙骨、弧形模板以及绑扎在两根柱主筋上的第一水平筋和第二水平筋进行对拉固定,形成一个整体。
通过柱主筋的位置固定不动,利用对拉紧固件的对拉,从而实现弧形模板在柱主筋上的加固,并且该加固方法牢固,不会使模板变形,提高支模的工程质量,也提高了现场安全系数。
优选地,所述对拉紧固件包括对拉螺杆、内蝴蝶卡和外蝴蝶卡,所述对拉螺杆伸进弧形模板内侧一端连接内蝴蝶卡,对拉螺杆在弧形模板外侧的一端连接外蝴蝶卡,所述内蝴蝶卡和外蝴蝶卡均通过螺母固定。
优选地,所述第一水平筋和第二水平筋之间有间距,所述通孔设置在与第一水平筋和第二水平筋之间对应位置的弧形模板上。
优选地,第一水平筋和第二水平筋的两端均设有相向的拉钩,所述拉钩均拉设在柱主筋上,更好的保证第一水平筋和第二水平筋紧固在柱主筋上,防止偏移。
优选地,加固弧形模板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从弧形模板外侧将对拉螺杆一端穿过弧形模板的通孔并通过内蝴蝶卡固定在第一水平筋和第二水平筋之间;
2)再将两根龙骨设置在弧形模板外侧,并通过外蝴蝶卡将两根龙骨卡住;
3)拧紧外螺母,将内蝴蝶卡和外蝴蝶卡进行对拉卡紧,实现弧形模板固定。
优选地,所述龙骨为钢管或槽钢。
优选地,所述龙骨与弧形模板之间还设有木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669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