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蚁侦测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67060.4 | 申请日: | 2019-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479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赵承志;杨超;李金伦;罗明璋;沈俊峰;覃夏初;沈伟强;肖磊;雷正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大学;浙江鼎昆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67/12 | 分类号: | H04L67/12;H04L67/1095;H04W4/30;H04W4/80;H04W84/18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赵泽夏 |
地址: | 434023***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白蚁 侦测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白蚁侦测系统及方法,其中,白蚁侦测系统包括多个ZigBee节点、集中器以及云端服务器;多个所述ZigBee节点用于采集多个侦测点的白蚁数据,通过ZigBee无线传输方式将所述白蚁数据传输至集中器;所述集中器用于通过NB‑IoT无线传输方式将所有所述侦测点的白蚁数据上传至云端数据库;所述云端服务器用于处理并显示各所述侦测点的白蚁数据。本发明可实现白蚁数据的实时侦测,且侦测成本低、功耗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白蚁侦测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白蚁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昆虫,现有的常用的白蚁防治方法主要是药物防治,但药物防治往往要等发现白蚁之后才能进行,不能提前预警,而且药物的作用和范围有限,加之药物的残毒时间长,对环境危害极大。
现有的白蚁侦测技术是采用单个侦测节点,将数据直接上传至集中器,再由集中器上传至云端数据库,单个侦测节点的数据不能相互转发。如果现场布置几十、几百个侦测节点,则很容易发生数据拥堵,造成某些侦测节点数据不能及时上传;如果每个侦测节点都采用集中器直接上传至云端数据库,则导致单个侦测节点的成本太高,无法大面积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白蚁侦测系统及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白蚁侦测数据拥堵、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白蚁侦测系统,包括多个ZigBee节点、集中器以及云端服务器;
多个所述ZigBee节点用于采集多个侦测点的白蚁数据,通过ZigBee 无线传输方式将所述白蚁数据传输至集中器;
所述集中器用于通过NB-IoT无线传输方式将所有所述侦测点的白蚁数据上传至云端数据库;
所述云端服务器用于处理并显示各所述侦测点的白蚁数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白蚁侦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采集多个侦测点的白蚁数据,通过ZigBee无线传输方式将所述白蚁数据传输至集中器;
步骤S2、集中器通过NB-IoT无线传输方式将所有所述侦测点的白蚁数据上传至云端数据库;
步骤S3、云端数据库处理并显示各所述侦测点的白蚁数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白蚁侦测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白蚁数据通过ZigBee节点实时采集,ZigBee节点的成本低,极大节省了系统成本,ZigBee无线传输方式可以通过ZigBee路由器转发增加通信距离,且支持多个节点连接,避免数据拥堵,而且覆盖范围广;白蚁数据集中传输至集中器后由集中器上传,实现了白蚁数据的集中管理集中上传;集中器通过NB-IoT无线传输方式实现白蚁数据的上传,NB-IoT无线传输方式具有低功耗、占用带宽窄、支持海量数据连接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白蚁侦测系统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白蚁侦测系统的ZigBee节点一实施方式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白蚁侦测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白蚁侦测系统的集中器一实施方式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休眠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第二单片机以及第二电源的电路图;
图7为本发明中第二ZigBee芯片的电路图;
图8为本发明中NB-IoT芯片的电路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大学;浙江鼎昆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长江大学;浙江鼎昆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670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微服务改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均衡负载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