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块化机器人教学实训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67111.3 | 申请日: | 2019-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640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许德章;王小龙;王康健;李公文;庞文凯;邓启超;汪步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安普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9/00 | 分类号: | G09B9/00;G09B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朱昱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训平台 模块化机器人 打磨 焊接 机器人 搬运 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 夹具 电气控制单元 电气线路设计 气动控制系统 机器人教学 机器人视觉 书写 存储模块 定位基台 工具切换 检测软件 码垛单元 模块组成 模拟轨迹 视觉检测 占用空间 编程类 立体库 上下料 实训桌 输送线 双气动 压铸模 分拣 可用 快换 手爪 教学 编程 紧凑 装配 调试 支撑 | ||
1.一种模块化机器人教学实训平台,包括用于支撑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1)的型材实训桌(12)、设置在型材实训桌(12)上的模块定位基台(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双气动手爪夹具(2),设置在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1)的末端上,用于协助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1)完成抓取、搬运、码垛、书写、焊接模拟、打磨类操作;
输送线基础码垛与视觉检测分拣码垛单元(3),设置在型材实训桌(12)上且与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1)配合,用于进行码垛和智能分拣;
工具快换单元(4),设置在型材实训桌(12)上,用于配合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1)进行工具切换;
模拟焊接打磨模块(5),设置在模块定位基台(10)上,用于实现模拟打磨;
模拟压铸模块(5a),设置在模块定位基台(10)上,用于实现模拟压铸;
模拟轨迹与书写模块(5b),设置在模块定位基台(10)上,用于实现模拟轨迹与书写;
模拟搬运码垛模块(5c),设置在模块定位基台(10)上,用于实现模拟搬运码垛;
气动控制系统(9),设置在工具快换单元(4)与模拟焊接打磨模块(5)之间,用于提供气动的驱动力;
模拟装配与立体库存储模块(13),设置在远离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1)的一端上且与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1)配合,根据不同的数据将装配的工件放置好;
电气控制单元(14),设置在模块定位基台(10)与模拟装配与立体库存储模块(13)之间,用于进行电气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机器人教学实训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型材实训桌(12)的边角处设置有三色警示灯(6)、安全光幕(7)、机器人示教器(8),所述的模块定位基台(10)上设置有定位基台架(101)、设置在定位基台架(101)上的若干组定位基板(102)、设置在定位基板(102)上的定位螺纹销(103);所述的模块定位基台(10)上设置有用于定位的手旋把手(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机器人教学实训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气动手爪夹具(2)包括夹爪一(25)、夹爪二(26)、与夹爪一(25)、夹爪二(26)配合的气动手指一(24)、与气动手指一(24)配合的连接座底板(23)、设置在连接座底板(23)上的气动手指二(21)、与气动手指二(21)配合的两组夹爪三(22);所述的夹爪一(25)上设置有黄铜柱(25a),所述的夹爪二(26)上开有气孔装有气动接头(2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机器人教学实训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线基础码垛与视觉检测分拣码垛单元(3)包括支柱(31)、设置在支柱(31)上的工业相机(32)和相机光源(33)、设置在相机光源(33)下端的输送线(39)、安装在输送线(39)末端的定位挡板(35)、传感器(34)、码垛板(36)、与码垛板(36)配合的基础码垛推料气缸(371)、与基础码垛推料气缸(371)配合的基础码垛料仓(372)、设置在基础码垛推料气缸(371)旁的视觉识别码垛推料气缸(381)、与视觉识别码垛推料气缸(381)配合的料仓(382)、设置在输送线(39)上且与基础码垛推料气缸(371)、视觉识别码垛推料气缸(381)配合的上经挡料板一(373)、上经挡料板二(38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机器人教学实训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具快换单元(4)包括工具固定架(41)、设置在工具固定架(41)上且按照顺序放置的书写笔(45)、吸盘(44)、TCP工具(42)、笔形打磨电机(4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安普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工程大学,未经芜湖安普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6711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