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电池用铜箔电极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67261.4 | 申请日: | 2019-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359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刘嘉斌;高铭余;刘玲玲;孙玥;李成骜;王宏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13 | 分类号: | H01M4/13;H01M10/052 |
代理公司: | 杭州宇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1 | 代理人: | 梁群兰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铜箔 电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用铜箔电极,所述铜箔电极包括集流体多孔铜箔、负极活性物质与阻挡层;其中负极活性物质负载于集流体多孔铜箔的一侧;集流体多孔铜箔的另一侧、即与集流体多孔铜箔负载活性物质一侧的相对面,阻挡层紧密贴合于集流体多孔铜箔;阻挡层为石墨烯。集流体多孔铜箔通过孔的存在,有效的提高了集流体的表面积,也降低了电池的总质量,从而可以降低电流密度,抑制锂枝晶的生长,同时孔的部分也可以为锂的沉积生长提供空间。本发明将阻挡层紧密贴合在多孔铜箔背离隔膜的一侧,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由于集流体多孔铜箔孔的存在、在使用过程中会有一定的锂离子穿过孔从而放电沉积在电池壳上,使电池有效容量下降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电池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新型的锂电池用铜箔电极。
背景技术
目前商业锂电池大致可分为两类: 锂离子电池和锂金属电池。
锂离子电池是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锂离子电池由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组成,锂离子以电解液为介质在正负极之间运动,实现电池的充放电。其中负极的性能是决定锂离子电池优良的关键。锂离子电池的负极由负极活性物质、粘合剂和添加剂混合形成胶合剂涂抹于集流体铜箔上,经干燥、滚压而成。由于多孔铜箔质量更小,减轻了电池本身的质量;且多孔铜箔可以负载更多的负极材料,因此在锂离子电池中,多孔铜箔作为集流体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
锂金属电池以金属锂为负极活性物质,金属锂被称为是电池界的“圣杯”负极。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石墨负极的成功商用推广,金属锂负极被搁置。但是,随着近些年高能量密度锂硫和锂氧电池的巨大潜力,锂金属电池重新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但是锂金属电池的负极在应用时,往往会在充放电过程中产生锂枝晶,刺穿隔膜造成电池短路,从而使使用寿命降低,严重时可能会引发爆炸;另外,锂枝晶的生长会导致库伦效率下降,形成所谓的“死锂”。因此锂金属电池中,如何抑制锂枝晶的形成是相当重要的研究课题。在过去的四十年里,人们对金属锂的形核和沉积模型认识不断加深,人们开发了多种策略来抑制枝晶生长。其中负极集流体采用多孔铜箔就是抑制枝晶生长的方法之一,多孔结构可以负载更多的负极材料金属锂,还可调节锂离子沉积过程中的分布情况,使其均匀分布,在抑制枝晶的生长同时,多孔结构还能够缓解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问题,从而在嵌锂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尺寸和机械稳定性。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多孔铜箔作为集流体,孔的存在会使锂穿越铜箔,在铜箔背面沉积形成死锂,降低容量。因此需要解决多孔铜箔的锂穿越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锂电池用铜箔电极,可以较好地解决多孔铜箔的锂穿越问题,提高电池有效容量。
一种锂电池用铜箔电极,包括集流体多孔铜箔、负极活性物质与阻挡层;其中活性物质负载于集流体多孔铜箔的一侧;集流体多孔铜箔的另一侧,即与集流体多孔铜箔负载活性物质一侧的相对面,阻挡层紧密贴合于集流体多孔铜箔;阻挡层为石墨烯;作为优选,石墨烯的层数在1~5层之间。作为优选,集流体多孔铜箔的厚度在8μm-20μm之间,且分布有直径为50μm-500μm的圆孔。
在上述极片中,集流体多孔铜箔通过孔的存在,有效的提高了集流体的表面积,也降低了电池的总质量,从而可以降低电流密度,抑制锂枝晶的生长,同时孔的部分也可以为锂的沉积生长提供空间。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将阻挡层紧密贴合在多孔铜箔背离隔膜的一侧,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由于集流体多孔铜箔孔的存在、在使用过程中会有一定的锂离子穿过孔从而放电沉积在电池壳上,使电池有效容量下降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之所以选择石墨烯作为阻挡层是基于如下3点考虑:
1、石墨烯非常薄,且密度低,即使是5层厚度的石墨烯也仅1nm厚,几乎不增加极片总厚度和总质量,因此对电池的装填密度不产生降低效果;
2、石墨烯导电性非常高,使得铜箔收集的电子很容易穿越阻挡层传导至电池壳体,不增加电池内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672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