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合成油反应尾气处理装置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67769.4 | 申请日: | 2019-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385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健;张建华;李方尧;李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68;B01D53/4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4 | 代理人: | 高爽 |
地址: | 10010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成 反应 尾气 处理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合成油反应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吸收塔(1)、循环泵(2)、pH检测装置(3)、液位计(4)、碱液注入管线(W)、出液管线(X)、碱液循环管线(Y)、废液输出管线(Z)、第一阀门(F1)以及第二阀门(F2);
所述吸收塔(1)具有进气口(101)、进液口(102)、出液口(103)、以及排气口(104);
所述循环泵(2)和所述pH检测装置(3)均设置在所述出液管线(X)上;
所述出液口(103)、所述出液管线(X)、所述碱液循环管线(Y)、以及所述进液口(102)依次连通;
所述出液管线(X)与所述废液输出管线(Z)连通;
所述第一阀门(F1)设置在所述废液输出管线(Z)上;
所述液位计(4)用于检测所述吸收塔(1)内的液位;
所述碱液注入管线(W)与所述进液口(102)和所述碱液循环管线(Y)连通;
所述第二阀门(F2)设置在所述碱液注入管线(W)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油反应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油反应尾气处理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吸收塔(1)内部的分布器(5)、填料(6)、格栅(7)以及分散器(8);
所述分布器(5)与所述进液口(102)连通;
所述填料(6)位于所述栅格(7)上,并且位于所述分布器(5)的下方和所述进气口(101)的上方;
所述分散器(8)位于所述填料(6)的下方;
与所述进气口(101)连通的进气管线伸入至所述分散器(8)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成油反应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为鲍尔环填料;
优选地,所述第一阀门(F1)以及第二阀门(F2)均为控制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成油反应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器(5)位于所述吸收塔(1)的上部;所述填料(6)位于所述吸收塔(1)的中部;所述分散器(8)位于所述吸收塔(1)的下部;
所述进气口(101)位于所述栅格(7)的下方和所述分散器(8)的上方;所述进液口(102)位于所述填料(6)的上方;所述出液口(103)位于所述吸收塔(1)的底部;所述排气口(104)位于所述吸收塔(1)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合成油反应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油反应尾气处理装置还包括:火炬管线(U)、压力传感器、以及第三阀门(F3);
所述火炬管线(U)与所述排气口(104)连通;
所述压强传感器位于所述吸收塔(1)内部;
所述第三阀门(F3)设置在所述火炬管线(U)上。
6.一种处理合成油反应尾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在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合成油反应尾气处理装置中进行,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合成润滑油尾气从所述进气口(101)通入所述吸收塔(1)内,与所述吸收塔(1)内的碱液发生酸碱中和反应;
开启所述循环泵(2),所述吸收塔(1)内的部分碱液从所述出液口(103)流入所述出液管线(X);
所述pH检测装置(3)对流入所述出液管线(X)内的碱液的pH值进行检测,所述液位计(4)对所述吸收塔(1)中的液位进行检测,并依据检测结果调整第一阀门(F1)和第二阀门(F2)的状态,从而控制碱液通过所述碱液循环管线(Y)返回所述吸收塔(1)内或从所述废液输出管线(Z)排出,以及通过所述碱液注入管线(W)向所述吸收塔(1)内注入碱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6776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乳状液调驱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烟尘处理用取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