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雨车窗、防雨车窗的控制方法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68447.1 | 申请日: | 2019-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941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侯永康;章祯;汪祥;曾小登;吴佳尉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1/08 | 分类号: | B60S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刘铁生;孟阿妮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雨 车窗 控制 方法 车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雨车窗、防雨车窗的控制方法及车辆,涉及车辆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方案为:防雨车窗其包括车窗本体、检测装置、电润湿器件以及控制单元;检测装置设置在车窗本体上,用于检测雨滴的下落信息;电润湿器件设置在车窗本体上,用于驱动雨滴移动;控制单元电连接于检测装置和所述电润湿器件,用于获取雨滴的下落信息并对应控制电润湿器件驱动雨滴的移动速度。通过检测装置设置在车窗本体上获取雨滴的下落信息,控制单元根据检测装置检测的雨滴的下落信息控制电润湿器件驱动雨滴进行移动,进而代替刮雨器的刮雨功能,既不会对驾驶员的视线造成干扰,也无需驾驶员进行手动控制刮雨,大大降低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雨车窗、防雨车窗的控制方法及车辆。
背景技术
现今汽车为人们出行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但同时由于汽车引发的交通事故也逐年增加,特别是雨天;雨天诱发交通事故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车窗表面雨滴对驾驶人员视线的影响,因此,快速清除车窗玻璃表面雨滴,避免雨滴影响驾驶人员视线意义重大。目前车窗防雨采用雨刮器的方式,即通过雨刮器旋转运动清除车窗表面雨滴,驾驶人员根据雨量大小,手动调节雨刮器调节旋钮,控制雨刮器旋转的速度。
但是雨刮器清除雨滴时扫过的车窗表面面积有限,仅限于雨刮器旋转产生的圆弧半径范围内;并且运动的雨刮器本身会对驾驶人员的视线产生一定的干扰,同时驾驶人员调节雨刮器控制旋钮会分散驾驶人员注意力。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防雨车窗、防雨车窗的控制方法及车辆,主要目的是解决现有车辆上雨刮器的问题清除雨滴时扫过的车窗表面面积有限、对驾驶人员的视线产生一定干扰、分散驾驶人员注意力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雨车窗,其包括:
车窗本体;
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车窗本体上,用于检测雨滴的下落信息;
电润湿器件,所述电润湿器件设置在所述车窗本体上,用于驱动雨滴移动;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于所述检测装置和所述电润湿器件,用于获取雨滴的下落信息并控制所述电润湿器件驱动雨滴的移动速度。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可选的,前述的一种防雨车窗,其中所述电润湿器件包括电极衬底、下电极矩阵、上电极矩阵以及绝缘层;
所述电极衬底上依次层叠设有下电极矩阵、上电极矩阵以及绝缘层,所述绝缘层与所述电极衬底相背离的一侧和所述车窗本体相接;
所述上电极矩阵上设有第一预设电压;
其中,所述电极衬底、所述下电极矩阵、所述上电极矩阵以及所述绝缘层均为透明材质。
可选的,前述的一种防雨车窗,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控制器、印制电路板和覆晶薄膜;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检测装置电连接,用于获取、处理并发送所述雨滴的下落信息;
印制电路板一端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覆晶薄膜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器发出的所述雨滴的下落信息并输出所述电润湿器件的驱动信息至所述覆晶薄膜。
可选的,前述的一种防雨车窗,其中所述控制器包括预设模块和比较模块;
所述预设模块与所述比较模块电连接,用于输入雨滴的预设下落信息;
所述比较模块与所述检测装置电连接,用于比较所述雨滴的下落信息和所述雨滴的预设下落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684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