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套管反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68916.X | 申请日: | 2019-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702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孙鑫;刘慧敏;赵定国;王书桓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8/02 | 分类号: | B01J8/02;B01J8/24 |
代理公司: | 天津合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9 | 代理人: | 吕琦 |
地址: | 06321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管 反应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样品分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套管反应装置。该套管反应装置包括套管本体,所述套管本体设置有第一气体通道、样品床和第二气体通道,所述第一气体通道与所述样品床的上方连通,所述第二气体通道与所述样品床的下方连通;当所述套管反应装置处于固定床模式时,气体依次通过所述第一气体通道、所述样品床和所述第二气体通道;当所述套管反应装置处于流化床模式时,气体依次通过所述第二气体通道、所述样品床和所述第一气体通道。本申请通过利用气体对样品床的正吹和反吹(即气体流通方向的不同)实现了套管反应装置能够处于固定床模式和流化床模式的特点,从而实现了固定床和流化床两种反应模式的自由切换。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样品分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套管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固定床反应器和流化床反应器是化工、能源、材料、环境等领域广泛应用的实验设备。
为了探究温度、气氛、压力、流速等不同因素对反应的影响作用及机理,小型固定床和流化床反应器成为国内大部分高校必不可少的科研设备。然而由于固定床和流化床的颗粒状态存在明显差异,因此高校实验室通常针对两种模式分别搭建独立的反应系统,实验初投资较大。
因此,目前亟待需要一种套管反应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套管反应装置,以实现固定床和流化床两种反应模式的自由切换。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套管反应装置,包括套管本体,所述套管本体设置有第一气体通道、样品床和第二气体通道,所述第一气体通道与所述样品床的上方连通,所述第二气体通道与所述样品床的下方连通;
当所述套管反应装置处于固定床模式时,气体依次通过所述第一气体通道、所述样品床和所述第二气体通道;
当所述套管反应装置处于流化床模式时,气体依次通过所述第二气体通道、所述样品床和所述第一气体通道。
优选地,所述套管本体包括:
第一套管本体,内部设置有所述第一气体通道,所述第一套管本体呈渐扩形,且由下至上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套管本体的直径逐渐增大;
第二套管本体,与所述第一套管本体连接,所述第二套管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所述样品床。
优选地,所述套管反应装置还包括套管外壳,所述套管外壳套设于所述第二套管本体的外部,且所述第一套管本体抵接于所述套管外壳上;
所述第二套管本体与所述套管外壳之间形成所述第二气体通道。
优选地,所述第二套管本体的内部还设置有所述第二气体通道,所述第二气体通道设置于所述样品床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套管本体还包括第三套管本体,所述第三套管本体密封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套管本体的上方;
所述第一套管本体和所述第三套管本体的内部形成所述第一气体通道。
优选地,所述第三套管本体呈渐缩形,且由下至上的方向上,所述第三套管本体的直径逐渐减小。
优选地,所述套管反应装置还包括加热炉,所述加热炉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套管本体的外部。
优选地,所述套管反应装置还包括升降组件,所述加热炉位于所述升降组件的下方;
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可伸缩的剪叉式结构,通过所述剪叉式结构的伸缩带动所述加热炉升降。
优选地,所述套管反应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加热炉连接的温控组件,所述温控组件设置有热电偶,所述热电偶插接于所述加热炉内。
优选地,所述套管反应装置还包括:
第一气管,与所述第一气体通道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理工大学,未经华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689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