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低信号衰减和任意频率比的双频负群时延微波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69220.9 | 申请日: | 2019-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662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0 |
发明(设计)人: | 王钟葆;孟雨薇;房少军;刘宏梅;傅世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H7/30 | 分类号: | H03H7/30;H03K19/0175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姜玉蓉;李洪福 |
地址: | 11602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信号 衰减 任意 频率 双频 群时延 微波 电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低信号衰减和任意频率比的双频负群时延微波电路,具体包括:一端开路平行耦合线、吸收电阻、微带线、匹配电阻、枝节电路、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所述一端开路平行耦合线包括输入平行耦合线和输出平行耦合线,所述吸收电阻包括第一吸收电阻和第二吸收电阻;所述输入平行耦合线的端口和所述输出平行耦合线的端口开路,其中该低信号衰减和任意频率比的双频负群时延微波电路能够实现双频负群时延特性,而且具有插入损耗低,体积小,频率比任意,输入输出端口能够获得良好匹配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波电路,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低信号衰减和任意频率比的双频负群时延微波电路。
背景技术
现代无线通信系统大多工作在多频带、多制式的条件下,传统仅在单一频点工作的微波器件不能支持这种通信模式,因此双频或多频微波器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同时由于群时延变化而引起的色散严重影响了系统的正常通信,因此负群时延补偿电路的设计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传统负群时延电路基于RLC有耗谐振器的实现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在实现负群时延的同时会存在较大的衰减,因此很多学者针对减小衰减做了大量的研究,例如采用分布式放大器来实现负群时延等等。但是这些电路只能在单一频点实现负群时延,无法适应多频带、多制式的现代通信应用。近年来,为了实现双频的负群时延特性,国外的学者提出了基于左右手传输线和分布式放大器的双频负群时延电路,但是这种方法实现的电路体积过大,不可以实现任意频率比,不利于应用。为了实现小型化,国内外的学者还提出了基于缺陷地结构、开路分支线和蜿蜒传输线结构的双频负群时延电路,但是这些方法在实现小型化的同时增大了损耗,而且频率比可调范围均小于3。
发明内容
根据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低信号衰减和任意频率比的双频负群时延微波电路,具体包括:一端开路平行耦合线、吸收电阻、微带线、匹配电阻、枝节电路、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
所述一端开路平行耦合线包括输入平行耦合线和输出平行耦合线,所述吸收电阻包括第一吸收电阻和第二吸收电阻;所述输入平行耦合线和输出平行耦合线分别与第一吸收电阻和第二吸收电阻相连接,所述微带线包括输入微带线和输出微带线,所述输入微带线和输出微带线与所述匹配电阻的两端相连接;
所述输入端口通过输入微带线再经匹配电阻与输出微带线连接、所述输出微带线与输出端口连接、该电路构成上支路;
所述输入平行耦合线的第三端口和所述输出平行耦合线的端口III开路;所述输入平行耦合线的第四端口和所述输出平行耦合线的端口IV分别经所述第一吸收电阻和所述第二吸收电阻与所述枝节电路相连接;
所述输入端口连接所述输入平行耦合线的第一端口经所述输入平行耦合线的第二端口与所述输出平行耦合线的端口II连接、所述输出平行耦合线的端口I与所述输出端口连接、该电路构成下支路。
所述枝节电路包括短路枝节和开路枝节,当所述第一吸收电阻和所述第二吸收电阻与所述短路枝节相连接时进行对该电路进行大频率比调节,当所述第一吸收电阻和所述第二吸收电阻与开路枝节相连接时对该电路进行小频率比调节。
所述一端开路平行耦合线、微带线和短路枝节或开路枝节的电长度应均为中心频率所对应的波长的四分之一。
采用改变一端开路平行耦合线、微带线和短路枝节或开路枝节的特性阻抗进行频率比的调控。
为了实现双频负群时延微波电路的同时,解决插入损耗过高或者频率比不可以任意改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低信号衰减和任意频率比的双频负群时延微波电路,该低信号衰减和任意频率比的双频负群时延微波电路能够实现双频负群时延特性,而且具有插入损耗低,体积小,频率比任意,输入输出端口能够获得良好匹配等特点。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事大学,未经大连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692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