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可视化平台的铸造磨球级配建模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69232.1 | 申请日: | 2019-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876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郑发美;臧庆佩;张玲萍;连秀国;张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阴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6F17/16 |
代理公司: | 南京业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21 | 代理人: | 董存壁 |
地址: | 2233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磨球 可视化 级配 比例模型 矩阵模型 神经网络 铸造磨球 构建 建模 磨损 热处理工艺条件 模型构建模块 可视化处理 材料配方 测量设备 技术指标 建模程序 节能降耗 磨机能耗 设计优化 使用寿命 数学建模 直径数据 出粉率 降低率 均匀度 预报 韧度 生产成本 铸造 采集 | ||
1.一种基于可视化平台的铸造磨球级配建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可视化平台的铸造磨球级配建模系统包括:
直径采集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通过测量设备采集磨球直径数据;
主控模块,与直径采集模块、模型构建模块、指标可视化模块、磨球成分可视化模块、耐磨性测试模块、寿命预测模块、显示模块连接,用于通过单片机控制各个模块正常工作;
模型构建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通过建模程序构建磨球磨损矩阵模型、神经网络预报磨球补球比例模型;
指标可视化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通过可视化程序将磨球的磨机能耗、磨球磨耗、出粉率和生产成本降低率等指标可视化处理;
磨球成分可视化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通过可视化程序将磨球成分进行可视化处理;
耐磨性测试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通过测试设备测试磨球的耐磨性;
寿命预测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通过预测程序预测磨球的寿命;
显示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通过显示器显示采集的磨球直径、可视化指标、可视化磨球成分、耐磨性、寿命数据。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可视化平台的铸造磨球级配建模系统的基于可视化平台的铸造磨球级配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可视化平台的铸造磨球级配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直径采集模块利用测量设备采集磨球直径数据;
步骤二,主控模块通过模型构建模块利用建模程序构建磨球磨损矩阵模型、神经网络预报磨球补球比例模型;
步骤三,通过指标可视化模块利用可视化程序将磨球的磨机能耗、磨球磨耗、出粉率和生产成本降低率等指标可视化处理;通过磨球成分可视化模块利用可视化程序将磨球成分进行可视化处理;
步骤四,通过耐磨性测试模块利用测试设备测试磨球的耐磨性;
步骤五,通过寿命预测模块利用预测程序预测磨球的寿命;
步骤六,通过显示模块利用显示器显示采集的磨球直径、可视化指标、可视化磨球成分、耐磨性、寿命数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可视化平台的铸造磨球级配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构建模块构建方法如下:
(1)磨球磨损矩阵模型建立;
(2)神经网络预报磨球补球比例模型建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可视化平台的铸造磨球级配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磨球磨损矩阵模型建立包括:
A1:确定磨球磨损稳态特性矩阵为[p(t)];
A2:确定理想的装球级配向量{x0}和实际的装球级配向量{x},1台球磨设备的额定装球量为W,其磨球磨损稳态特性矩阵为[p(t)];
A3:经过t天连续磨煤后,第k级别磨球在滚筒中的驻留量与理想配球量之差为ΔWk;
A4:应补加的总量为ΔW;
A5:第j级别合理补球量为ΔWBj的判别条件;
A6:补球后磨球级配变为:
xBj=xj-ΔWj/W+ΔWBj/W,j=1,2,...,n;
A7:利用公式S1-S6,利用MATLAB语言编程计算前7次补球量的参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基于可视化平台的铸造磨球级配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A5中,补球原则条件表征式包括:
a1,当时,ΔWBj=0;
a2,当时,取
a3,当时,取ΔWBj=ΔWj。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阴师范学院,未经淮阴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6923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