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BP神经网络的毫米波探测器干扰效果评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69353.6 | 申请日: | 2019-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632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彭树生;黄锐;高辉;盛俊铭;毕业昆;卞亨通;彭立尧;肖芸;李玉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马鲁晋 |
地址: | 2100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bp 神经网络 毫米波 探测器 干扰 效果 评估 方法 | ||
1.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毫米波探测器干扰效果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步骤1、构建BP神经网络干扰评估模型,所述BP神经网络干扰评估模型包括输入层、隐藏层以及输出层,所述输入层由一组神经元x=[Pe,R,θ,Pmin]组成,表示输入特征量,其中,Pe为干扰功率,R为干扰距离,θ为干扰主波束方向角,Pmin为毫米波探测器最小可检测功率;所述隐藏层由6个隐层单元组成,每个隐层单元包含加权线性求和函数和激活函数Sigmoid核函数式中,i=1,2,…n,xi表示从上一层第i个神经元传递来的输入信号,ωi表示从上一层第i个神经元到该神经元的线性求和权值,f(I)为隐藏层的输出;所述输出层的输出特征量为y∈{+1,-1},+1表示毫米波探测器被干扰成功,-1则表示干扰失败;
步骤2、使用样本训练集对模型进行训练,确定BP神经网络干扰评估模型参数,得到BP神经网络干扰评估模型;
步骤3、利用步骤2得到的BP神经网络干扰评估模型对毫米波探测器干扰效果进行评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P神经网络的毫米波探测器干扰效果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P神经网络干扰评估模型的输入层到隐藏层函数为:
vij(n+1)=vij(n)+Δvij(n)
式中,n为输入层神经元个数,m为隐层神经元个数,vij为输入层第i个神经元到隐层第j个神经元的网络权重,i=1,2,…,n,j=1,2,…n;
BP神经网络干扰评估模型的隐藏层到输出层函数为:
ωjk(p+1)=ωjk(p)+Δωjk(p)
式中,p为输出层神经元个数,ωjk为隐层第j个神经元到输出层第k(k=1,2,…k)个神经元的网络权重;
BP神经网络干扰评估模型的代价函数为:
式中,T=(t1,t2,…,tk,…)T表示期望输出,网络模型的实际输出为Y=(y1,y2,…,yk,…)T,此处的xk、tk和yk均为向量形式,p表示网络的层数;
L2正则化函数:
式中,C0为原始代价函数,∑ωω2表示对全部网络参数ω取平方和;α表示正则项系数,用于权衡正则项与C0的比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P神经网络的毫米波探测器干扰效果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使用样本训练集对BP神经网络干扰评估模型进行训练,确定BP神经网络干扰评估模型参数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2-1、将样本数据集中的特征数据进行标准化,得到标准化后的样本数据集;
步骤2-2、将标准化后的样本数据作为样本训练集数据采用K折交叉验证法对BP神经网络干扰评估模型进行训练,确定BP神经网络干扰评估模型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BP神经网络的毫米波探测器干扰效果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1将样本数据集中的特征数据进行标准化的具体公式为:
其中,i=1,2,…,n,表示原数据序列的均值,具体为s表示原数据序列的方差,具体为x′i为标准化后的特征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BP神经网络的毫米波探测器干扰效果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标准化后的毫米波探测器干扰实验样本数据集采用K折交叉验证法进行模型的训练,确定BP神经网络干扰评估模型参数的具体方法为:
步骤2-2-1、对样本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将归一化后的样本数据集按照6:4分成样本训练集和样本测试集,样本训练集按照样本数量平均分成10个等份,以10个数据子集中的9个子集作为训练子集,用剩余的1个子集作为测试子集;
步骤2-2-2、以10个数据子集中的9个子集作为训练子集,用剩余的1个子集作为测试子集,分别输入到BP神经网络评估模型中,在隐藏层中从0到1范围内,以每次增加10-1为间距,采用不同的L2正则化参数α,在输出层中求解出BP神经网络干扰评估模型最大的F1-Macro,以及对应的L2正则化参数α,用测试子集对该参数α的BP神经网络评估模型进行测试,得到BP神经网络评估模型的性能评估指标;
步骤2-2-3、依次使用剩余的数据子集作为训练子集,重复步骤2-2-2,总共进行10次迭代;
步骤2-2-4、对不同L2正则化参数α取值下的10次F1-Macro结果取平均,将平均后的结果作为当前参数下BP神经网络评估模型的性能指标,比较不同参数下的性能指标,选取最优性能指标下的L2正则化参数α作为最终BP神经网络评估模型的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6935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