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氧化锡量子点检测污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应用及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69874.1 | 申请日: | 2019-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610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刘剑桥;翟朝霞;金国华;白羽;薛微婷;金浩;孙舒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大连至诚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42 | 代理人: | 涂文诗;马玉戈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 量子 检测 污水 重金属 离子 应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锡量子点检测污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应用和检测方法,二氧化锡量子点具有无毒、化学稳定性好、成本低、激发光谱宽、发射光谱窄的优点,被用来作为检测污水中重金属离子的荧光探针。本发明还提供了二氧化锡量子点检测污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方法,首先建立检测各重金属离子的荧光强度变化量与各重金属浓度之间的定量标准曲线,该标准库数据越多,检测的准确性越高,然后在常温下混合二氧化锡量子点标准溶液与待检测溶液,测量和计算二氧化锡量子点标准溶液在反应前后的荧光强度变化量,利用定量标准曲线找到荧光强度变化量对应的重金属离子浓度即可,本发明的二氧化锡量子点灵敏度高,在具备标准库后,检测简便,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荧光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二氧化锡量子点检测污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应用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污染已经成为全世界严重关切的问题,工业废水排放的重金属,可能来自于金属电镀设备,金属表面处理,化学,肥料和纸板厂生产。这些重金属离子由于其不可生物降解性和对植物,动物和人类的强毒性,对环境和公共健康带来了重大威胁。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简易、灵敏的水中重金属离子检测的方法。
量子点是一种重要的低维半导体材料,其三个维度上的尺寸都不大于其对应的半导体材料的激子玻尔半径的两倍。量子点一般为球形或类球形,其直径常在2-20nm之间。常见的量子点由IV、II-VI,IV-VI或III-V元素组成。量子点是一种纳米级别的半导体,通过对这种纳米半导体材料施加一定的电场或光压,它们便会发出特定频率的荧光。
现在已经有一些检测重金属离子的技术,如原子吸收光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和荧光光谱学。但是这些方法对操作人员要求较高,且检测成本高、处理过程复杂。量子点是一种半导体纳米晶体颗粒,具有宽的激发光谱和窄的发射光谱,化学稳定性和光稳定性都较强,荧光寿命长,这些特性使量子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量子点作为荧光探针在分析化学领域的应用成为热点,其中包括用于检测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几种量子点已经被成功合成了,如CdS、CdTe、ZnS量子点及其复合材料。但是,其中一些含有有毒元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二氧化锡量子点检测污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应用及检测方法,二氧化锡(SnO2)量子点是一种环保半导体,具有无毒、化学稳定性好、成本低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二氧化锡量子点检测污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应用,具体可以检测的重金属为铜、铅、锌、锡、镍、钴、锑、汞、镉或铋,二氧化锡量子点的粒径优选为2nm~10nm。
本发明还提供了二氧化锡量子点检测污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制备一定浓度的二氧化锡量子点标准溶液,测定其荧光强度;
步骤S2:配制不同浓度的重金属离子溶液,分别加入到步骤S1制备的二氧化锡量子点标准溶液中,分别对反应后的各溶液测定荧光强度,绘制重金属离子溶液加入前后的荧光强度变化量与重金属离子浓度之间的定量标准曲线;
步骤S3:将待检测液体加入到步骤S1制备的二氧化锡量子点标准溶液中,测定反应后的荧光强度,计算待检测液体加入前后的荧光强度变化量,在步骤S2制得的定量标准曲线中,找到该荧光强度变化量对应的重金属离子的浓度。
优选地,所述重金属为铜、铅、锌、锡、镍、钴、锑、汞、镉或铋。
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制备二氧化锡量子点标准溶液的方法为:将一定量的氯化亚锡和硫脲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常温磁搅拌得到二氧化锡量子点溶液。
优选地,氯化亚锡和硫脲的重量份数比为20~50:1。
优选地,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荧光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事大学,未经大连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698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