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柔性防护层、具有柔性防护层的软木复合材料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69899.1 | 申请日: | 2019-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963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郭安儒;刘子路;于越;王泽华;肖德海;刘畅;方春平;陈思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9D181/06 | 分类号: | C09D181/06;C09D163/00;C08G59/50;B05D7/24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刘洁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防护 具有 软木 复合材料 结构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柔性防护层、具有柔性防护层的软木复合材料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所述柔性防护层原料包括以下质量份组分:海因环氧树脂8~10份,聚砜80~100份,稀释剂800~1500份,聚醚胺1~2份,二氨基二苯砜1~2份。该柔性防护层体系中聚砜与环氧树脂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各组分之间协同作用,得到具有高韧性、良好表面形貌和优异防护性能的材料,该材料与固化剂配合具有快速固化能力,能在室温下快速在软木复合材料表面形成柔性防护层,该柔性防护层与软木复合材料表面相容性好,具有较高的粘接力,可长久存放并保持原貌,不出现变色、起皮脱落等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柔性防护层、具有柔性防护层的软木复合材料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软木复合材料是由软木粒子、树脂基体和填料等组成,经一定工艺成型得到的复合材料,具有导热系数低、比重轻、工艺性好、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等优点,国内外将其作为隔热材料在火箭、导弹等航天器的热防护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是,软木粒子微观上为多孔结构,软木复合材料为轻质材料,力学性能偏低,特别是耐弯折、耐磕碰等防护能力差,在作为壳体表面热防护材料使用时,施工、转运过程中,易出现折断、掉角、开裂、破碎等现象,特别是高温高湿环境或者长期储存工况下,上述现象更加明显,严重影响产品质量。
现在对于软木复合材料的表面防护,尚无有效的方法,通常情况是出现折断、掉角、开裂、破碎等现象后采用人工修补的方法进行维护,增加了成本,降低了可靠性。个别工程应用中,在软木复合材料的表面采用硅基防水涂层、或环氧类防水涂层的方法仅来实现表面防水。但是,防水层硬度较大,涂覆后降低了软木复合材料柔韧性,施工工艺性变差;加之防水涂层为脆性材质,受力易出现表面裂纹,不耐弯折、磕碰等,根本起不到表面防护的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防护层、具有柔性防护层的软木复合材料结构及其制备方法,该柔性防护层体系中聚砜与环氧树脂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各组分之间协同作用,得到具有高韧性、良好表面形貌和优异防护性能的材料,该配方具有快速固化能力,能在室温下快速在软木复合材料表面形成柔性防护层,该柔性防护层与软木复合材料表面相容性好,具有较高的粘接力,可长久存放并保持原貌,不出现变色、起皮脱落等现象。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用于软木复合材料表面的柔性防护层,其原料包括以下质量份组分:
海因环氧树脂8~10份,聚砜80~100份,稀释剂800~1500份,聚醚胺1~2份,二氨基二苯砜1~2份。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的聚砜的分子量范围为1.5-3.0万。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稀释剂为二氯甲烷、三氯甲烷、1,2-二氯乙烷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组合。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聚醚胺为D-230、D-400中的一种或两者混合物。
一种软木复合材料结构,包括软木复合材料层和位于所述软木复合材料层表面的上述柔性防护层。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软木复合材料层,其原料包括以下质量份组分:
软木粒子80~100份,酚醛树脂胶粘剂5~20份,苯基硅橡胶2~15份,有机纤维0.5~5份。
一种软木复合材料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以下配比秤取原料:
海因环氧树脂8~10份,聚砜80~100份,稀释剂800~1500份,聚醚胺1~2份,二氨基二苯砜1~2份;
(2)将称取的海因环氧树脂和聚砜,溶解于所述稀释剂中,得到混合液;
(3)向步骤(2)得到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秤取的聚醚胺、二氨基二苯砜,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未经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698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