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太阳能储能降温系统及设有该系统的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72352.7 | 申请日: | 2019-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13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王益;王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R16/033 | 分类号: | B60R16/033;B60N2/02;B60J7/00;B60J3/02;H02S20/32;H02S40/38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黄超宇;胡晶 |
地址: | 21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窗 太阳能储能 降温系统 汽车 座椅 节能环保 有效防止汽车 汽车仪表台 太阳传感器 乘客 微处理器 常开状态 车内空间 储能装置 后排座椅 阳光照射 有效解决 舒适度 遮阳板 车内 防晒 新能源 太阳能 停车场 老化 露天 转换 | ||
1.一种汽车太阳能储能降温系统,用于设置有前天窗和/或后天窗且前天窗和/或后天窗的遮阳板处于常开状态的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驾座椅、微处理器和储能装置,其中:
所述主驾座椅包括主驾座椅坐垫、主驾座椅坐垫支架、主驾座椅坐垫转向轴、主驾座椅坐垫转向电机、主驾座椅靠背、主驾座椅靠背调节电机、主驾座椅靠背支架、主驾座椅靠背转向轴和主驾座椅靠背转向电机:
所述主驾座椅坐垫设置于所述主驾座椅坐垫支架的上端面,其正面采用织物材料或真皮材料制成,反面铺设主驾座椅坐垫太阳能板,所述主驾座椅坐垫太阳能板与设置于车厢内的所述储能装置电性连接,用于吸收照射到所述主驾座椅坐垫太阳能板上的太阳能并将其转化成电能储存在所述储能装置中;
所述主驾座椅坐垫转向轴对应贯穿所述主驾座椅坐垫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
所述主驾座椅坐垫转向电机对应设置在所述主驾座椅坐垫转向轴的一端,并与所述微处理器电性连接,用于通过所述主驾座椅坐垫转向轴驱动所述主驾座椅坐垫翻转180度进而使得所述主驾座椅坐垫太阳能板向上;
所述主驾座椅坐垫支架上端面离车厢地面的高度大于所述主驾座椅坐垫的翻转半径;
所述主驾座椅靠背设置于所述主驾座椅靠背支架上,其正面采用织物材料或真皮材料制成,反面铺设主驾座椅靠背太阳能板,所述主驾座椅靠背太阳能板与设置于车厢内的所述储能装置电性连接,用于吸收照射到所述主驾座椅靠背太阳能板上的太阳能并将其转化成电能储存在所述储能装置中;
所述主驾座椅靠背调节电机设置于所述主驾座椅坐垫与主驾座椅靠背之间,用于调节所述主驾座椅靠背使其与所述主驾座椅坐垫处于同一平面;
所述主驾座椅靠背转向轴对应贯穿所述主驾座椅靠背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
所述主驾座椅靠背转向电机对应设置在所述主驾座椅靠背转向轴的一端,并与所述微处理器电性连接,用于通过所述主驾座椅靠背转向轴驱动所述主驾座椅靠背翻转180度进而使得所述主驾座椅靠背太阳能板向着车头前进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太阳能储能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驾座椅坐垫沿其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分割成若干个主驾座椅子坐垫,若干个所述主驾座椅子坐垫并排设置在所述主驾座椅坐垫支架的上端面,每个所述主驾座椅子坐垫的翻转半径均小于所述主驾座椅坐垫支架上端面离车厢地面的高度;
所述主驾座椅坐垫转向轴包括若干个主驾座椅子坐垫转向轴,每个所述主驾座椅子坐垫转向轴对应贯穿每个所述主驾座椅子坐垫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
所述主驾座椅坐垫转向电机包括若干个主驾座椅子坐垫转向电机,每个所述主驾座椅子坐垫转向电机对应设置在每个所述主驾座椅子坐垫转向轴的一端,并与所述微处理器电性连接,用于通过所述主驾座椅子坐垫转向轴驱动所述主驾座椅子坐垫翻转180度进而使得所述主驾座椅子坐垫太阳能板向上;
若干个所述主驾座椅子坐垫、主驾座椅子坐垫转向轴和主驾座椅子坐垫转向电机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设置;
和/或,
所述主驾座椅靠背沿其宽度方向分割成若干个主驾座椅子靠背,若干个所述主驾座椅子靠背并排设置在所述主驾座椅靠背支架上;
所述主驾座椅靠背转向轴包括若干个主驾座椅子靠背转向轴,每个所述主驾座椅子靠背转向轴对应贯穿每个所述主驾座椅子靠背高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
所述主驾座椅靠背转向电机包括若干个主驾座椅子靠背转向电机,每个所述主驾座椅子靠背转向电机对应设置在每个所述主驾座椅子靠背转向轴的一端,并与所述微处理器电性连接,用于通过所述主驾座椅子靠背转向轴驱动所述主驾座椅子靠背翻转180度进而使得所述主驾座椅子靠背太阳能板向着车头前进方向;
若干个所述主驾座椅子靠背、主驾座椅子靠背转向轴和主驾座椅子靠背转向电机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未经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7235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弯曲控制部件和供电装置
- 下一篇:前机舱碰撞吸能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