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编织层高压耐磨软管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72431.8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28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卢正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屹盛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08 | 分类号: | B32B1/08;B32B7/12;B32B15/09;B32B15/095;B32B15/18;B32B27/08;B32B27/12;B32B27/32;B32B27/36;B32B33/00;F16L1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编织层 软管本体 软管 耐磨层 单螺杆挤出机 耐磨软管 双编织层 编织 编织机 内管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 高强度涤纶丝 聚氨酯粘合剂 双层编织结构 镀铜钢丝 环保塑料 环保要求 挤出成型 结构稳定 抗压能力 使用寿命 无卤阻燃 胶水 包覆 耐磨 喷涂 挤出 透明 分裂 | ||
一种双编织层高压耐磨软管,包括软管本体,软管本体自里向外依次设有内管、第一编织层、第二编织层、耐磨层,内管通过单螺杆挤出机挤出成型,第一编织层通过编织机编织在内管的外表面,第二编织层通过编织机编织在第一编织层的外表面,耐磨层通过单螺杆挤出机挤出包覆在第二编织层的外表面,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此种软管通过喷涂环保塑料胶水或聚氨酯粘合剂,使得软管本体层与层之间结构稳定,不易分裂,增加了软管的使用寿命,同时耐磨层采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不仅耐磨、耐油,透明,弹性好,同时无卤阻燃可以满足环保要求,另外,软管本体采用高强度涤纶丝编织加镀铜钢丝的双层编织结构,增加了软管的韧性和抗压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压软管技术领域,具体属于一种双编织层高压耐磨软管。
背景技术
传统橡胶钢丝高压软管是采用的是橡胶内管,纯钢丝编织,橡胶外层经过高温硫化而成,此软管存在管体制作工艺繁琐,环保标准低、使用寿命短,容易被腐蚀耐磨等缺陷,针对传统橡胶钢丝高压管所存在的性能及材料环保方面的缺陷,因此,我们发明一种双编织层高压耐磨软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双编织层高压耐磨软管,来解决现有软管存在管体制作工艺繁琐,环保标准低、使用寿命短,容易被腐蚀耐磨等缺陷。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编织层高压耐磨软管,包括软管本体,所述软管本体自里向外依次设有内管、第一编织层、第二编织层、耐磨层,所述内管通过单螺杆挤出机挤出成型,所述第一编织层通过编织机编织在内管的外表面,所述第二编织层通过编织机编织在第一编织层的外表面,所述耐磨层通过单螺杆挤出机挤出包覆在第二编织层的外表面。
进一步,所述内管材质采用PE树脂。
进一步,所述内管、第一编织层、第二编织层、耐磨层,层与层之间均设有粘结层,所述粘结层采用塑料胶水或者聚氨酯粘合剂。
进一步,所述第一编织层为高强度涤纶丝编织而成且采用斜纹编织,编织目数为12目。
进一步,所述第二编织层采用高强度镀铜钢丝编织而成且采用斜纹编织,编织目数为12目。
进一步,所述耐磨层采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实施效果如下:
本发明所述一种双编织层高压耐磨软管,此种软管通过喷涂环保塑料胶水或聚氨酯粘合剂,使得软管本体层与层之间结构稳定,不易分裂,增加了软管的使用寿命,粘接力强,同时还具有优异的缓冲、减震功能,同时耐磨层采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不仅耐磨、耐油,透明,弹性好,同时无卤阻燃可以满足环保要求,另外,软管本体采用高强度涤纶丝编织加镀铜钢丝的双层编织结构,增加了软管的韧性和抗压能力,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橡胶钢丝高压软管的环保标准低,易腐蚀、使用寿命短、造价高等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不仅限于这些实例,在为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所为任何改进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双编织层高压耐磨软管,包括软管本体,所述软管本体自里向外依次设有内管1、第一编织层2、第二编织层3、耐磨层4,所述内管1通过单螺杆挤出机挤出成型,所述第一编织层2通过编织机编织在内管1的外表面,所述第二编织3层通过编织机编织在第一编织层2的外表面,所述耐磨层4通过单螺杆挤出机挤出包覆在第二编织层3的外表面。
所述内管1材质采用PE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屹盛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屹盛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724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