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帘式端面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72668.6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740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家远;苏鑫;张昕;段玉培;张彩霞;吴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J15/40 | 分类号: | F16J15/40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阳理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9 | 代理人: | 邬晓楠 |
地址: | 10009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帘式 端面 密封 装置 | ||
1.一种气帘式端面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密封动环(2)及密封静环组件构成;所述的密封动环(2)与石墨环(3)构成动密封面;通过波形弹簧(7)实现所述的密封静环组件在轴向上移动,通过密封静环组件在轴向上移动实现动密封面的接触;所述的密封静环组件的石墨环(3)过盈嵌入在石墨环座(1)中,石墨环(3)和石墨环座(1)同时移动;在所述的密封静环组件内设有用于进气的开孔结构,即高压气体从气嘴(5)进气,最终通入到石墨环(3)中;通过对密封静环组件中通入高压气体,高压气体通过石墨环(3)气孔使密封动环(2)与石墨环(3)表面形成高压气帘,起到密封作用;所述密封静环组件中的壳体(6)设有台阶结构;所述密封静环组件中的壳体(6)与石墨环座(1)之间有防转结构;
所述的密封静环组件的石墨环(3)开有气孔,气孔率为15%~20%;石墨环(3)起到密封静环作用;
所述的密封静环组件内设有用于进气的开孔结构,并在石墨环(3)与气孔之间形成环形气腔;
所述的密封静环组件中的壳体(6)设有台阶结构,在石墨环(3)与密封动环(2)贴合的状态下,壳体(6)台阶与石墨环座(1)有间隙,间隙距离等于形成气帘的厚度,间隙距离为0.05mm~0.2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帘式端面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静环组件包括石墨环座(1)、石墨环(3)、卡圈(4)、气嘴(5)、壳体(6)、波形弹簧(7)、O形圈(8)。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帘式端面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石墨环座(1)、密封动环(2)、石墨环(3)、卡圈(4)、气嘴(5)、壳体(6)、波形弹簧(7)、O形圈(8);所述的密封动环(2)与石墨环(3)构成动密封面;在通气状态下,石墨环与密封动环之间形成间隙,形成间隙导致石墨环(3)轴向移动,轴向移动范围小于壳体(6)与石墨环座的间隙;所述的石墨环(3)过盈嵌入在石墨环座(1)内,二者能够在轴向上同步移动;所述的气嘴(5)用于通入高压气体,经壳体(6)及石墨环座(1)的气孔进入到环形气腔内,高压气体通过石墨环气孔使密封动环与石墨环表面形成高压气帘,起到密封作用;所述的石墨环座(1)与壳体(6)之间有防转结构,防止石墨环座(1)与壳体(6)发生相对转动;所述的壳体(6)内部有台阶结构,在未通气的状态下壳体(6)与石墨环座有0.05~0.2mm的间隙;所述的卡圈(4)安装在壳体(6)的环形槽中,防止密封静环组件中的石墨环座(1)弹出;所述的波形弹簧(7)安装在石墨环座(1)与壳体(6)之间,用于提供石墨环座(1)轴向移动的弹力,使得石墨环(3)在未通气的状态下能够压紧密封动环(2);所述的O形圈(8)安装在壳体(6)的O形圈槽中,并与石墨环座(1)相接触,防止流体从石墨环座(1)与壳体(6)的间隙中泄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帘式端面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调节石墨环(3)的气孔率,以适应不同粘度流体的密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气帘式端面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调节气嘴(5)的进气气压,形成不同压力的高压气帘,以适应不同的压力状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气帘式端面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调节壳体(6)台阶高度,形成不同厚度的气帘,以实现更好的密封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7266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剖分式轴封装置
- 下一篇:便于拆装的密封结构及其拆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