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半柔性路面的大流动度ECC砂浆及其配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73706.X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563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袁卫国;吴毅;李明;马展龙;朱崇礼;陈昂;华佳才;纪强;林颂霖;熊聚轩;陈宇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第一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付茵茵 |
地址: | 51006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砂浆 半柔性路面 大流动度 基底 配制 材料添加 路用性能 纤维掺量 重量配比 粉煤灰 缓凝剂 减水剂 减缩剂 快硬剂 稳定剂 消泡剂 早强剂 自愈合 胶粉 重钙 纤维 水泥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半柔性路面的大流动度ECC砂浆,包括基底砂浆及ECC纤维;基底砂浆的材料添加量的重量配比为:水泥37份、砂29.25份、粉煤灰9.5份、重钙14.5份、胶粉1.5份、减水剂0.4份、减缩剂0.7份、早强剂0.5份、快硬剂6份、稳定剂0.15份、消泡剂0.2份、缓凝剂0.3份;ECC纤维掺量为0.1%份。还涉及一种适用于半柔性路面的大流动度ECC砂浆的配制方法。本发明得到的大流动度ECC砂浆同时具备优异的路用性能和自愈合特性,能够有效提高半柔性路面的耐久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半柔性路面的大流动度ECC砂浆及其配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车辆的大型化以及严重超载,半柔性路面也出现了使用寿命短以及路面早期破坏的现象。与设计年限相比,半柔性路面的现实使用寿命远远低于15年。另外,经过超荷载的反复作用,车辙易对路面造成功能性破坏,出现早期的路面不可恢复性开裂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许多国内外专家尝试往水泥砂浆中加入特殊的纤维材料来提高路面的弹性变形能力,避免路面的开裂现象。在水泥中加入PVA纤维(聚乙烯醇纤维)的确能提高路面的力学性能,但另一个问题也随之出现。在加入PVA纤维后,水泥砂浆的流动度明显下降,对水泥灌浆的施工造成很大的困难。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半柔性路面的大流动度ECC砂浆及其配制方法,所制得的砂浆兼具较好的力学性能和大流动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半柔性路面的大流动度ECC砂浆,包括基底砂浆及ECC纤维(聚乙烯纤维Polyethylene);
基底砂浆使用高流动性水泥砂浆。基底砂浆的材料添加量的重量配比为:
ECC纤维掺量为0.1%份,即100份的基底砂浆掺入0.1份ECC纤维。
作为一种优选,水灰比为0.23,即需加水的质量为干粉砂浆的总质量*0.23。只有水灰比为0.23的砂浆在掺入适量的纤维后既保持一定的流动度,又能保持一定抗压能力以及抗折能力。
作为一种优选,ECC纤维采用PVA纤维(聚乙烯醇纤维),比重1.38g/cm3。由于纤维良好的亲水性以及延展性,使其能很好地与砂浆进行混合,在面对集中应力时能更好地发挥桥联作用,阻止裂痕的扩展。
一种适用于半柔性路面的大流动度ECC砂浆的配制方法,ECC纤维的添加方式为先将ECC纤维放进要加入砂浆的水中浸泡,优选5分钟,充分搅拌,然后跟随水一起加进砂浆中。这样才能使纤维与砂浆更好更均匀地混合在一起。
作为一种优选,砂浆的搅拌方法为:将砂浆放入搅拌机中低速干搅,优选先以搅拌叶片转速76转/min的低速干搅2分钟,使砂浆中各种材料(填料、添加剂等)充分混合,然后缓慢地往砂浆中间倒入部分水,优选干粉砂浆总质量0.153倍的水,然后低速搅拌,优选76转/min的低速搅拌搅1分钟,防止水和砂浆飞溅出来,逐步混合后改为高速搅拌,优选以搅拌叶片转速84转/min的高速搅拌4分钟,接着添加另一部分水,优选干粉砂浆总质量0.077倍的水,继续高速搅拌,优选以搅拌叶片转速84转/min的高速搅拌5分钟,得到的大流动度ECC砂浆。
本发明的原理是:配制一种兼具良好力学性能和大流动度的ECC砂浆,包括使用的基底砂浆种类、水灰比、纤维种类及掺量、添加纤维的方式、搅拌时间、搅拌方法。得到的大流动度ECC砂浆同时具备优异的路用性能和自愈合特性,能够有效提高半柔性路面的耐久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第一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第一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737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