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负载铋的铝基复合制氢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73879.1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177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徐芬;郭晓磊;孙立贤;蔡幸然;王涛;李晶华;张焕芝;邹勇进;邱铁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08 | 分类号: | C01B3/08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12 | 代理人: | 罗玉荣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载 复合 材料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负载铋的铝基复合制氢材料。首先以一定的量之比,让络合剂和铋盐发生络合反应、生成金属铋的络合产物经热处理制得碳负载铋(C@Bi)的复合材料;然后,以一定质量比,将Al粉与C@Bi材料进行球磨制成。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C@Bi复合材料的制备;2)碳负载铋的铝基复合制氢材料的制备。该材料作为水解制氢材料的应用,即单位质量产氢量为1150‑1200 mL/g、产氢速率为3800‑5800 mL/g min及产氢率为94‑100%。具体原理为利用Bi元素与络合剂之间螯合作用,实现Bi原子在有机物内的均匀分布;保证了有机物在碳化形成碳材料后,能对Bi原子形成有效的包覆,避免了Bi原子之间的冷焊、团聚;并且C@Bi复合材料中的碳材料在水解过程中发挥电子传输的重要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能源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碳负载铋的铝基复合制氢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背景技术
氢能作为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清洁能源,已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近年来Al-H2O反应制取氢气的方法引起了广泛关注,铝基制氢材料具有能量密度大、便于储存、原料成本低廉、原料易获得、Al-H2O反应产物环境友好、可循环使用等优点。
目前铝基复合制氢材料制备方法主要有熔炼法和机械球磨法,2007年Fan 等人(Fan M Q, Xu F, Sun L X. Studies on hydrogen gene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hydrolysis of the ball milling Al-based materials in pure water[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2007, 32(14):2809-2815.)采用球磨的方法来制备铝基制氢材料,实现了室温下能产氢765 mL/g的效果。但是该技术因首次采用球磨法制备铝基制氢材料,并未考虑金属在球磨过程中的冷焊、团聚问题,因此,该材料产氢性能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针对上述球磨过程的冷焊、团聚问题,2010年Mahmoodi K等人(Mahmoodi K ,Alinejad B . Enhancement of hydrogen generation rate in reaction of aluminumwith water. Int. J. Hydrogen Energy 35, 5227-5232[J]. International Journalof Hydrogen Energy, 2010, 35(11):5227-52323.)采用球磨法制备了Al-NaCl材料,其中Al:Na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5,即NaCl的添加量为76.5 wt%,材料产氢效果最好,达到理论转化率,其产氢量319.6 mL/g,产氢率100%,平均产氢速率210 mL/min。该方法通过引入无机盐NaCl作为助磨剂,基本解决了冷焊、团聚问题,实现了铝基制氢材料产氢性能的提高;并揭示了助磨剂的工作原理——通过助磨剂包裹金属原子,减弱金属原子之间的作用力从而实现阻碍金属原子之间的冷焊、团聚。但是该材料存在的技术问题十分明显,即加入的无机盐在球磨过程中,仅起到助磨剂作用,没有对后续的铝水反应起催化作用,并且添加量较多,严重碱降低了制氢材料的单位质量产氢量。因此,选择适宜的、多功能、高效助磨剂,可以有效提高铝基制氢材料的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738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