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性能优良的无取向电工钢板及其连续退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74928.3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39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宝军;张峰;陈晓;李国保;储双杰;王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06;C22C38/60;C21D8/12;C21D1/2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信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28 | 代理人: | 杨丹莉;李丹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性 优良 取向 电工 钢板 及其 连续 退火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性能优良的无取向电工钢板,其化学元素质量百分比为:0<C≤0.004%;Si:0.1‑3.5%;Mn:0.1‑2.5%;Al:0.001‑3.5%;Sb、Sn中的一种或两种,其总含量为0.001‑0.1%;Ca、Mg、RE中的一种或几种,其总含量为0.0005‑0.01%;余量为Fe和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的磁性能优良的无取向电工钢板的连续退火工艺。另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磁性能优良的无取向电工钢板的制造方法,其包括步骤:冶炼和铸造;热轧;常化;冷轧;进行上述的连续退火工艺;绝缘涂层,以得到磁性能优良的无取向电工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板及其制造工艺,尤其涉及一种无取向电工钢板及其连续退火方法。
背景技术
无取向电工钢板是制造电机、发电机、镇流器、小型变压器,以及各种电器元件的重要金属功能材料。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家用电器、机电产品等需求的迅猛增长,以及社会对节能、环保、高效等需求的日益迫切,相应的,无取向电工钢板的制造能力、产品质量等都有了长足进步。
尤其是,随着电工钢生产企业的技术进步,钢板的磁感、铁损指标得以持续优化改善。
例如,对于Si的含量在1.0%或以下钢种,在冶炼过程中,可以添加含量为0.04-0.12%的微量元素Sn,依靠晶界偏聚以提高磁感,或是可以加入含量为0.005-0.016%的稀土元素Ce,以净化钢液品质以降低铁损。同时,为了避免材质偏软,也可以加入含量为0.02-0.10%的P,以提高钢的机械强度。由此,获得的电工钢板铁损可以降低0.4-0.8W/kg的铁损,并且磁感可以提高0.01-0.02T。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的技术方案应用范围相对较窄。对于Si含量为1.0-4.0%的钢种,则可以将钢中Al含量限制在0.004%或以下,并借助1000℃×30s的热轧板中间退火,从而获得1.67-1.69T的优良磁感,在此基础之上,通过钙、稀土处理钢液以改善夹杂物,并经过980℃×10s的高温连续退火,可以获得10.0W/kg或以下的高频铁损。但是,若是以上述技术方案作为前提,在该技术方案中,还需要加入含量为0.03-0.20%的P,以调节钢的晶体织构和机械性能,但这会对冷轧轧制带来明显的影响。考虑到热轧组织具有遗传性,虽然可以通过采用薄板坯或者薄带连铸的生产方式,并借助适当的热轧温度制度,以获得粗大的热轧组织再结晶效果,从而提高成品带钢的磁感,但是为了同时兼顾成品带钢的铁损和机械性能指标,还需要向钢中加入数量不等的Cu、Cr、Ni元素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磁性能优良的无取向电工钢板,该无取向电工钢板磁性能优良,能源介质消耗低,具有很好的适用性以及推广前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磁性能优良的无取向电工钢板,其化学元素质量百分比为:
0<C≤0.004%;
Si:0.1-3.5%;
Mn:0.1-2.5%;
Al:0.001-3.5%;
Sb、Sn中的一种或两种,其总含量为0.001-0.1%;
Ca、Mg、RE中的一种或几种,其总含量为0.0005-0.01%;
余量为Fe和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
在本发明所述的磁性能优良的无取向电工钢板中,各化学元素的设计原理如下所述:
C:在本发明所述的磁性能优良的无取向电工钢板中,C会强烈阻碍成品晶粒长大,并且其容易与Nb、V、Ti等结合形成细小析出物,从而引起损耗增加并产生磁时效。因此,在本发明所述的磁性能优良的无取向电工钢板控制C的质量百分比在0<C≤0.00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749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