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氧气烧割的助燃剂以及对金属板进行氧气烧割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74933.4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35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缪伟良;冯军利;施伟春;张胤;沈雪峰;卫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L10/00 | 分类号: | C10L10/00;C10L5/00;B23K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信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28 | 代理人: | 杨丹莉;李丹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氧气 助燃剂 以及 金属板 进行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氧气烧割的助燃剂,其至少含有下述各质量份数的组分:焦炭粉末65‑75份;镁粉13‑18份;耐火粘土8‑10份;棕刚玉5‑7份;脱水蒽油2.5‑3份;橡胶颗粒2‑3份。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氧气烧割的助燃剂,其各组分质量百分含量为:焦炭粉末65‑75%;镁粉13‑18%;耐火粘土8‑10%;棕刚玉5‑7%;脱水蒽油2.5‑3%;橡胶颗粒2‑3%。另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对金属板进行氧气烧割的方法,其包括步骤:在金属板上待切割的位置设置槽;将上述的助燃剂填充在所述槽内;采用烧氧管对助燃剂进行喷吹,以切割所述金属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助燃剂及以及使用该助燃剂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金属板切割的助燃剂以及使用该助燃剂的方法。
背景技术
高炉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随着内衬耐火砖被侵蚀,冷却板不可避免地逐步暴露在炉料环境中,不断受到高炉炉料的磨蚀、高温气流的冲蚀以及各种化学物质的腐蚀,而使铜质冷却板的头部破损,进而出现漏水、漏煤气,甚至局部炉皮发红、开裂等现象,危及高炉的正常生产和寿命。
因此,冷却板一旦破损,冷却水要立即关闭,以防止向炉内漏水,同时应安排在最近的一次定修对破损的冷却板进行更换,若不及时更换,会造成冷却板附近的内衬侵蚀更加严重。在冷却板更换过程中,需要先对冷却板与炉体焊接的部位进行氧气切割,才能够将冷却板取出。但是由于冷却板的材质为铜,铜的熔点较高,导热性良好,依靠氧气枪的火焰温度,不足以达到对冷却板膨胀部位进行快速、高效、切割面平整的切割效果。而且,随着检修时间的延长,一方面高炉产能损失较大,且人力、物力也有大量消耗,而另一方面在冷却板拆装过程中,部分空气会通过冷却板插入孔进入炉内,其白白消耗炉内焦炭,给高炉送风恢复过程带来不利影响,尤其是在较多冷却板需要更换的情况下这种影响会大大加剧,缩短冷却板更换时间是消除此类影响的唯一途径。
而目前,现有的冷却板更换工艺会涉及氧气烧割工艺,由于直接用氧气对铜质冷却板进行烧割,在烧割的过程中,因助燃物燃烧速度过快,造成氧枪火焰易熄灭,造成烧割过程繁琐。
此外,由于铜的熔点较高,且导热性较强,烧氧管输出的热量不足以快速将冷却板膨胀部分融化,从而造成其无法顺利拔出。
另外,由于现有技术中,使用两根烧氧管提高烧割温度,导致在操作工序过程中过于麻烦,影响烧割进程,耗时长,增加烧割人员的工作强度。
基于此,期望获得一种新的用于氧气烧割的助燃剂,采用该助燃剂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可以实现快速有效地缩短冷却板更换时间,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对于最终的切割效果也极为有利,大大减少了冷却板的烧割完成时间,降低相关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减少了对烧氧管的使用量,节约了氧气的消耗量,并且从而降低了作用所需要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氧气烧割的助燃剂,通过该助燃剂参与燃烧过程,提高烧割火焰的温度,从而达到对冷却板膨胀部位进行快速、高效以及截面平整的切割效果,大大减少了冷却板的烧割完成时间,降低相关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减少了对烧氧管的使用量,节约了氧气的消耗量,并且从而降低了作用所需要的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用于氧气烧割的助燃剂,其至少含有下述各质量份数的组分:
在本发明所述的用于氧气烧割的助燃剂中,考虑到为了快速高效地为烧割点提供热量,提高烧割火焰的温度,使得烧割喷射出的火焰由于助燃剂的持续供能而不易熄灭,设计了如上所述的助燃剂组分。
其中,由于镁粉具有易燃易爆的性质,因此,采用镁粉可以在燃烧时可以产生高温,有助于本发明所述的助燃剂参与燃烧过程,提高烧割火焰的温度。
采用耐火粘土是由于其具有气孔率高,质量好,体积密度小,热导率低以及耐久性好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749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