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块化可拆卸综合废水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76042.2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79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徐进;周子敏;赵建军;潘伯宁;宋怡明;付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30;C02F101/16;C02F101/1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邓丽;王伟 |
地址: | 21116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池 可拆卸 综合废水处理 宝塔 废水处理装置 进出水方式 模块化设计 水处理效率 便于安装 单元设计 独立运作 多级处理 废水水质 螺纹直通 运行成本 止回阀门 进水管 模块化 穿板 返混 加装 排出 污泥 水泵 接通 废水 配件 附属 塑料 净化 维修 统一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拆卸综合废水处理装置,包括相互接通的多个反应池单元,以及附属的多种配件,各单元的连接处为塑料穿板螺纹直通宝塔接头,废水由进水管及水泵通过反应池多级处理净化;所述的直通宝塔接头出口处加装止回阀门,防止返混;所述的反应池单元底部设有斜面,以便收集排出污泥;所述的各单元设计具备统一的进出水方式,均可作为一种工艺独立运作。该种废水处理装置水处理效率高,运行成本低,具有可操作性强,可拆卸组合,模块化设计便于安装运行和维修,并能根据不同类型的废水水质,调节工艺改动装置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设备应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具体来说是涉及一种可拆卸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水资源呈日渐匮乏的趋势,仅占全球水资源总量的6%左右,人均水资源量严重缺乏,仅为2074.53立方米。同时淡水资源分布不平衡和城镇化进程加快,无论是城市或是农村,工业活动和聚集生活而产生的大量的污废水不仅处理困难,而且直接排放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日趋严重,这样的现状刺激了国家对提高水源水质和中水回用等相关技术的极大需求。
由于我国在水处理技术方面的研究发展仍有待上升,一方面,传统的生活污水处理大多排入污水厂,难以解决农村等管网无覆盖地区的水处理,另一方面,各类工业废水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大要求技术性高。同时应对不同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必须按水质特点独立制定一套特定的水处理方案,大量的精密设备和反应器往往会产生处理费用较高、维修和操作繁琐、适用范围有限、大量化学污泥二次污染等过程问题。此外,出水水质不达标,中高浓度污废水处理效率较差,回用水量占整体用水比例非常低等现实情况都导致了废水处理成本过高,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可拆卸的综合废水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块化可拆卸的综合废水处理装置,包括预处理池、第一生物池、第二生物池、深度处理池以及各池内部的相应配件和填料。废水经过进水管和水泵通入预处理池,臭氧发生器产生大量微气泡进行反应,出水接入第一生物池缓冲区,通过溢流跌水的方式进入主反应区,反应区内部填充大量附有成熟生物膜的组合填料,出水接入第二生物池,池中填充聚氨酯立方体填料,负载生物膜对废水进行净化,出水一部分回流至第一生物池,剩余部分接入深度处理池,分别流经缓冲区、臭氧消毒区、活性炭吸附区、紫外消毒区。
所述模块化可拆卸装置由多个单元组成,各单元分为缓冲区和主反应区,各单元依次相连形成预处理池、第一生物池、第二生物池和深度处理池;各单元均设计有进水孔、溢流孔、功能孔、安全孔和出水孔。其中的过水孔通过塑料穿板螺纹直通宝塔接头连通,非过水孔嵌入塑料螺丝,二者均配套塑料螺母和防水垫圈,以保证装置单元的密封性;所有孔按需自行设计是否过水。定期停止反应,取出单元内装配的组件,排出单元底部在反应过程中沉淀的污泥,或通过功能孔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模块化可拆卸装置单元的水流流向,均为上一单元出水通过出水孔经止回阀后进入该单元的缓冲区,再通过穿孔处溢流跌水进入主反应区,以此实现水质的隔离,利用顺流的水头损失减少动力设备的使用,同时便于运行时意外情况的停水检修。
进一步地,所述预处理池的主反应区底部设有臭氧发生器,通过通气管、止回阀、直通宝塔接头连接单元外的压缩空气泵,曝气量为1.0L/min。所述臭氧发生器产生大量微小气泡,同时具有强氧化能力降低污染物分子量,矿化部分有机物以及黏附微小不溶性悬浮物,产生气浮效果。主反应区中部设有可提取式斜板组件;所述斜板组件由两侧的固定夹板与中间六块斜板粘结组成一个整体,其中两侧的固定夹板为菱形,斜板的倾斜角度为60°,板间距为30mm,增加气泡与污水的接触时间和接触面积;所述主反应区侧壁对称设有支撑件,用于支撑斜板组件;主反应区底部沉淀不溶性杂质,下部出水接入第一生物反应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程学院,未经南京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760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胶废水的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小型河湖疏浚及淤泥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