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电池复合单晶正极材料的界面改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76417.5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470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郭玉国;盛航;石吉磊;张旭东;邹玉刚;殷雅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62;H01M4/525;H01M4/505;H01M4/485;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元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5 | 代理人: | 刘元霞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复合 正极 材料 界面 改性 方法 | ||
1.一种锂电池复合单晶正极材料的界面改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丙烯腈单体溶液,向其中加入光引发剂,再将单体溶液雾化,喷撒在单晶正极材料表面,随后将处理过的正极材料放置于机械融合机里进行融合;
2)在机械融合机中,将融合的材料在紫外灯照射下,进行聚合反应,聚合物均匀的包覆在正极材料表面;
3)聚合反应结束后,将聚合物包覆的正极材料置于管式炉中,在150-300℃下热处理,得到界面改性的复合单晶正极材料;
所述单晶正极材料和丙烯腈单体的质量配比为5-30:1;
在丙烯腈单体溶液中,还加入带有碳碳不饱和双键的咪唑盐离子液体单体,丙烯腈和咪唑盐离子液体单体的摩尔比为10-15:1;
所述咪唑盐离子液体单体的阳离子为含烯基基团取代的咪唑阳离子,所述含烯基基团选自乙烯基、丙烯基、丁烯基、丙烯酸酯基或甲基丙烯酸酯基;阴离子为六氟磷酸根、四氟硼酸根、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根、双氟磺酰亚胺根、氯离子和溴离子中的一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界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晶正极材料选自LiNiO2、LiCoO2、LiNiMn2-bO4,其中1b0、LiNixCoyB1-x-yO2,其中B为Mn或者Al, 1x0、1y0,rLi2MnO3·(1-r)LiRO2,其中R为Co、Mn、Ni 中的一种或者多种,1r0;所述单晶正极材料一次颗粒的粒径范围在2-10µ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界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晶正极材料为LiNixCoyMn1-x-yO2,以镍元素为主,x≥0.5。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界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晶正极材料一次颗粒的粒径范围在3-8µ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界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单晶正极材料和丙烯腈单体的质量配比为10-15: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界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液体单体为1-丙烯酸烷基酯基-咪唑的盐,结构如下通式(I)所示:
(I)
其中,n为1-20的整数;R为碳原子数1-6的烷基或碳原子为6-20的芳基,所述碳原子数1-6的烷基或碳原子为6-20芳基任选被卤素、烷基、卤代烷基、烷氧基、羟基、硝基取代;所述烷基、卤代烷基、烷氧基的碳原子数位1-6个;X-阴离子选自六氟磷酸根、四氟硼酸根、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根、双氟磺酰亚胺根、氯离子和溴离子中的一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界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通式(I)中,n为4-10的整数,R为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己基、苯基、连苯基或萘基。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界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咪唑盐离子液体单体选自1-乙烯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1-乙烯基-3-乙基咪唑六氟磷酸盐、1-乙烯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盐、1-丙烯酸丁酯-3-甲基咪唑双氟磺酰亚胺盐、1-丙烯酸己酯-3-甲基咪唑双氟磺酰亚胺盐、1-丙烯酸己酯-3-苯基咪唑双氟磺酰亚胺盐、1-丙烯酸癸酯-3-甲基咪唑双氟磺酰亚胺盐和1-丙烯酸十二烷基酯-3-甲基咪唑双氟磺酰亚胺盐中的至少一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界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引发单体聚合的方式,采用光引发剂在紫外光照射下引发碳碳双键的自由基聚合;光引发剂选自二苯基乙酮、二苯甲酮、2,4-二羟基二苯甲酮,安息香双甲醚、安息香乙醚、安息香异丙醚、安息香丁醚中的至少一种;和/或引发剂的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7641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