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的自动充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76628.9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2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曹伟;胡强;周意;邵丹薇;郑隽一;张育铭;李德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创新能源汽车能源与信息创新中心(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14 | 分类号: | B60L53/14;B60L53/35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顾翰林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枪 安装座 滑动座 自动充电装置 电动汽车 偏航角 滑轨 电动汽车充电设备 电动汽车充电 充电接口 充电汽车 充电设备 机械臂式 可滑动地 连杆控制 连接机构 平行设置 上下摆动 左右摆动 准确度 地连接 可活动 摆动 等长 平行 制作 保证 | ||
1.一种电动汽车的自动充电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滑轨(11);
滑动座(20),所述滑动座(20)可滑动地连接在所述滑轨(11)上;
充电枪安装座(30),所述充电枪安装座(30)上设有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的充电枪(31);
多个连杆(40),所述连杆(40)可活动地连接在所述充电枪安装座(30)与所述滑动座(20)之间,所述连杆(40)用于控制所述充电枪安装座(30)相对于所述滑动座(20)左右摆动和/或上下摆动,多个所述连杆(40)的长度相同且平行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的自动充电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40)包括:
杆体(41),所述杆体(41)沿着从所述滑动座(20)到所述充电枪安装座(30)的方向延伸;
两个连接头(42),两个所述连接头(42)分别连接在所述杆体(41)的两端且与所述杆体(41)可枢转设置,两个连接头(42)中的一个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滑动座(20)上,另一个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充电枪安装座(30)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的自动充电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42)呈L型,所述滑动座(20)与所述充电枪安装座(30)对应所述连接头(42)的位置设有转动槽,所述连接头(42)的一端可转动连接在所述转动槽内,所述连接头(42)的另一端可枢转地连接所述杆体(4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汽车的自动充电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42)朝向所述杆体(41)的一端形成有U形连接槽,所述杆体(41)可枢转地连接在所述U形连接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汽车的自动充电装置(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偏移电机(21),所述第一偏移电机(21)连接在所述连接头(42)与所述滑动座(20)之间,并控制所述连接头(42)沿相对于所述滑动座(20)转动;
第二偏移电机(22),所述第二偏移电机(22)连接在所述连接头(42)与所述杆体(41)之间,并控制所述杆体(41)相对于所述连接头(42)枢转。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汽车的自动充电装置(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偏移电机(32),所述第三偏移电机(32)设在所述充电枪安装座(30)上并与所述充电枪(31)配合,用于控制所述充电枪(31)相对于所述充电枪安装座(30)摆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的自动充电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40)为四个,分别为第一连杆(43)、第二连杆(44)、第三连杆(45)和第四连杆(46));
所述滑动座(20)上设有四个转动槽,分别为第一转动槽、第二转动槽、第三转动槽和第四转动槽,所述第一转动槽和所述第二转动槽设在所述滑动座(20)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三转动槽和所述第四转动槽设在所述滑动座(20)的下表面;
所述充电枪安装座(30)上设有四个转动槽,分别为第五转动槽、第六转动槽、第七转动槽和第八转动槽,所述第五转动槽和所述第六转动槽设在所述充电枪安装座(30)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七转动槽和所述第八转动槽设在所述充电枪安装座(30)的下表面;
所述第一连杆(43)的两个连接头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转动槽和所述第五转动槽内,所述第二连杆(44)的两个连接头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转动槽和所述第六转动槽内,所述第三连杆(45)的两个连接头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三转动槽和所述第七转动槽内,所述第四连杆(46))的两个连接头分别连接在所述第四转动槽和所述第八转动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汽车的自动充电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槽与所述第三转动槽上下正对设置,所述第二转动槽与所述第四转动槽上下正对设置,所述第五转动槽与所述第七转动槽上下正对设置,所述第六转动槽与所述第八转动槽上下正对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创新能源汽车能源与信息创新中心(江苏)有限公司,未经国创新能源汽车能源与信息创新中心(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7662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