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制框架楼板钢筋的连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77446.3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846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王本淼;王海崴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本淼;王海崴;湖南标迪夫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2/06 | 分类号: | E04C2/06;E04C2/38;E04B5/02;E04C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5600 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深柳***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框架 楼板 钢筋 连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预制框架楼板钢筋的连接方法,采用槽式构件连接预制框架楼板钢筋;首先工厂化预制框架楼板,所述预制框架楼板由预制框架肋梁、带肋网状体或带肋鱼鳞网体构成;其次是工厂化预制框架楼板钢筋连接的槽式构件,所述槽式构件由槽钢、加固钢件和钢筋孔眼组成;再次:按设计和施工方案将预制框架楼板用槽式构件进行拼装;再后是将槽式构件的槽钢中的孔眼串入框架楼板钢筋后迅速旋紧螺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框架结构装配式建筑系统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预制框架楼板钢筋的连接方法。
背景技术
国家实施推广装配式建筑产业计划,对调整建筑产业结构,提高建筑质量,加快建设速度,实现节能环保和建筑科学技术进步起到促进作用;但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的装配式建筑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常用的是采用普通叠合楼板和双T板楼盖技术;又由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装配式建筑的梁柱节点、梁与楼板的叠合形成和构件钢筋的连接方法没有很好解决,导致国家要降低工程造价的初衷没有实现,反而造价升高,不接地气,制约了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
如发明人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空腔楼板”授权公告号CN106381951B,解决了装配式建筑楼板的重量、楼板构件的超大面积、运输和施工吊装、装配式建筑空腔楼板与主梁的柔性连接问题,为装配式建筑楼板奠定了基础。
又为了实现装配式建筑构件刚性连接,发明人的“一种装配式预制凸型梁”,授权公告号CN208777555U,改变了主梁的结构形式,把传统的方型梁与宽扁梁结合成凸型梁,既解决梁板叠合形式,又实现了在刚性连接的状态下把装配式建筑梁与板的叠合高度降到最低,使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装配式建筑的结构创新,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又为了实现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装配式建筑梁柱无节点,发明人的“一种带预制钢筋砼支座建筑”,申请号为201811424448.0;真正从结构原理上达到了强柱弱梁,柱形式通长柱,从梁负弯距点进行支座与梁的刚性连接;实现了梁柱无节点的梦想,解决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装配式建筑梁柱无节点的世界建筑难题;逐渐形成钢筋混凝土装配式框架结构系统技术,由于本发明人解决了梁与楼板叠合形式和梁柱无节点的关键技术,可以把目前装配式建筑中的,应该采用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的建筑,从烦琐并昂贵的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体系中拯救出来,还使工程造价下降20%以上;但是,装配式各构件的钢筋连接,只能采用现有技术的连接方式,如:钢筋绑扎连接、焊接、螺丝套筒机械连接、外套筒灌浆连接;这些方法中绑扎连接和焊接达不到标准要求;螺丝套筒机械连接因固定的两构件钢筋无法旋转连接;外套筒灌浆连接十分烦琐并昂贵,钢筋连接造价特高。
目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装配式建筑系统技术由本发明人首创逐渐完善,为了进一步形成系统技术体系,达到钢筋混凝土装配式框架结构各构件钢筋连接简单、连接安全可靠、经济性最好,已经成为钢筋混凝土装配式框架结构建筑系统技术领域创新的急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形成自主研发的钢筋混凝土装配式框架结构系统技术,彻底解决装配式框架结构梁柱无节点,梁与楼板的叠合方式的前提下,重点解决结构支座支点与凸型梁之间、凸型梁与空腔板构件之间、预制框架楼板构件与预制框架楼板构件之间钢筋连接方法和连接器件问题,将现有装配式建筑结构技术转型升级;达到优化现有装配式建筑结构技术体系,克服了现有装配式建筑构件连接方法和连接器件存在的一系列缺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预制框架楼板钢筋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槽式构件连接预制框架楼板钢筋;
第一步骤:工厂化预制框架楼板,所述预制框架楼板由预制框架肋梁、带肋网状体或带肋鱼鳞网体构成;所述带肋网状体作为形成预制框架楼板肋梁的模具组成部分;所述带肋网状体的底板和两个侧面复合有混凝土,带肋网状体顶部外露的四面体;所述预制框架楼板钢筋的两端头攻螺纹丝;
第二步骤:工厂化预制框架楼板钢筋连接的槽式构件,所述槽式构件由槽钢、加固钢件和钢筋孔眼组成;所述加固钢件的内空宽度与槽钢壁外侧宽度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本淼;王海崴;湖南标迪夫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王本淼;王海崴;湖南标迪夫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774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配式空腔楼板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轻质复合墙体的浇筑成型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