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77610.0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854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张诚;陶冬;傅吉祥;毛雄伟;马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哲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15/20 | 分类号: | F24C15/20;F24H9/18;F24H9/20;F28D15/02;H02N11/00;A47J27/04 |
代理公司: | 合肥初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2 | 代理人: | 吴朝 |
地址: | 324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气口 蒸柜 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余热 温差发电芯片 热管换热器 进气管 风机 加热 存储 电瓶 余热回收系统 三个途径 温差产生 余热转换 过滤箱 热量带 水箱 后排 能源 配合 | ||
本发明涉及余热回收系统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包括进气口,所述进气口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顶部位于进气口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过滤箱。该烟气余热回收系统,通过设置有温差发电芯片、热管换热器和蒸柜,通过将产生余热与这三个装置的配合,当温差发电芯片与余热接触时,产生的温差产生的电流再存储到电瓶中进行存储,可供用户进行使用,热管换热器与余热接触产生热量与顶部水箱内的冷水接触,能够将冷水进行加热后排出进行利用,另外蒸柜的设置可以使得最后的余热能够将热量带给蒸柜,为蒸柜中的食物进行加热,从而通过这三个途径能够将余热转换为可利用的能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余热回收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余热是指受历史、技术、理念等的局限性,在已投运的工业耗能装置中,原始设计未被合理利用的显热和潜热。
在饭店餐馆等场所,需要长时间的进行烹饪,此时过个锅炉产生的热量通过排气扇直接排入空气中,而这样做的方式一方面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因为油烟中含有一定的有毒气体,如果这些有毒气体没有经过处理就直接排入到大气中会导致大气的污染,进而导致环境质量的恶化,另一方面会导致余热资源的浪费,而这种余热资源如果利用充分将会节省大量的能耗的浪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具备余热能源多次利用节省能源消耗、油烟过滤后排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烟气直接排放会对环境产生污染,而且会造成余热资源的浪费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包括进气口,所述进气口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顶部位于进气口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过滤箱,所述进气管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上升管,所述上升管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温差发电芯片,所述温差发电芯片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电线,且温差发电芯片通过电线电性连接有蓄电池,所述上升管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加热箱,所述加热箱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热管换热器,所述热管换热器贯穿加热箱和保温层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水箱,所述水箱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显示屏,所述水箱内腔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水箱内腔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热电偶,所述水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进水管,所述保温层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蒸柜,所述蒸柜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对开门,所述对开门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风机,所述过滤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盖板,所述过滤箱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之间设有活性炭片。
优选的,所述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均通过电线与电源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盖板与过滤箱的顶部通过螺丝固定安装,且盖板与过滤箱的接触点的密封效果较好。
优选的,所述活性炭片的数量为六个,且六个活性炭片从左至右的密度越来越大,所述活性炭片的顶部与盖板之间留有一定的缝隙。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直接接入到自来水管端。
优选的,所述热管换热器通过电线与电源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对开门的正面设置有门锁,且对开门的内部设置有隔层。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烟气余热回收系统,通过设置有温差发电芯片、热管换热器和蒸柜,通过将产生余热与这三个装置的配合,当温差发电芯片与余热接触时,产生的温差产生的电流再存储到电瓶中进行存储,可供用户进行使用,热管换热器与余热接触产生热量与顶部水箱内的冷水接触,能够将冷水进行加热后排出进行利用,另外蒸柜的设置可以使得最后的余热能够将热量带给蒸柜,为蒸柜中的食物进行加热,从而通过这三个途径能够将余热转换为可利用的能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哲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哲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776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