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状构件间的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78218.8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97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丁盛;黄键;洪全子;姜翠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飏(上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7/00 | 分类号: | F16B7/00;F03D13/25;E02D27/42;E02D27/1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郑冲 |
地址: | 20005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结构 上连接孔 管状构件 上连接管 上下方向 下连接管 下连接孔 连接力 孔壁 连接可靠性 螺栓 螺纹连接 连接孔 传递 上端 下端 施工 保证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管状构件间的连接结构,包括位于上方的上连接管和位于下方的下连接管,所述下连接管的上端插在上连接管的下端中,所述上连接管上设有上连接孔,所述下连接管上设有下连接孔,所述上连接孔和下连接孔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相对应,所述上连接孔中安装有连接块,且所述连接块也嵌在下连接孔中。本发明中连接结构利用连接块与上连接孔的孔壁及下连接孔的孔壁的接触作用,传递沿上下方向上的连接力,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利用螺栓及螺纹连接传递沿上下方向的连接力,本连接结构不易失效,进而保证本管状构件间的连接结构的连接可靠性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管状构件间的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大尺度管状构件结构简单、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刚度、加工制作简便、成本相对低廉,因此广泛的应用于各类工程实践:如陆上及海上风机塔筒及风机基础,海洋工程的桩基和主立柱,石油化工设施中各类大尺度管道、塔等等。
现在的工程实践中,大尺度管状构件的连接一般采用法兰盘及螺栓进行连接,此种连接方式存在施工难度大、质量不易保证、且后期运营维护要求高的特点。特别是在承受动态荷载的连接中,变化的载荷对于法兰连接的螺栓提出了相当高的可靠性要求;运维过程中需要定期检修,一旦发现问题需要及时处理,否则将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但是,大尺度管状构件一般都是结构或设备设施中的关键部件,在工作状态下进行修理是非常困难的。同时,由于大尺度管状构件采用法兰盘及螺栓进行连接时,其螺栓及相应的螺纹连接直接承受结构载荷,导致此种连接形式容易失效,并导致此种连接结构的可靠性较差。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靠性更高的管状构件间的连接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管状构件间的连接结构,包括位于上方的上连接管和位于下方的下连接管,所述下连接管的上端插在上连接管的下端中,所述上连接管上设有上连接孔,所述下连接管上设有下连接孔,所述上连接孔和下连接孔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相对应,所述上连接孔中安装有连接块,且所述连接块也嵌在下连接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块包括位于上方的上连接块、位于下方的下连接块、及位于上连接块和下连接块之间的中间楔块,所述中间楔块能推动上连接块和下连接块相互远离。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楔块有两个,当两个中间楔块相互靠近时,能推动上连接块和下连接块相互远离。
进一步地,两个中间楔块通过螺栓相连接。
进一步地,两个中间楔块沿下连接管的径向依次分布,当两个中间楔块沿下连接管的径向相互靠近时,将推动上连接块和下连接块相互远离。
进一步地,所述上连接块的下表面设有两个上斜面,两个上斜面呈倒八字形,两个中间楔块的上表面分别与两个上斜面相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下连接块的上表面设有两个下斜面,两个下斜面呈八字形,两个中间楔块的下表面分别与两个下斜面相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块还包括挡板。
进一步地,所述上连接管的下端设有上连接部,所述上连接孔位于上连接部上,所述上连接部上设有定位凹槽,所述下连接管的上端嵌在定位凹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下连接孔有多个,全部下连接孔沿下连接管的周向均匀分布。
如上所述,本发明涉及的管状构件间的连接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飏(上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博飏(上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782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毁螺丝的工件压合固定管
- 下一篇:连接件及支撑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