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生产现场的人员身份验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78703.5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93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吴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博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11/02 | 分类号: | E06B11/02;E06B7/28;E06B1/70;E05F15/00;G06K9/00;G07C9/37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兴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8 | 代理人: | 易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生产 现场 人员 身份验证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基于生产现场的人员身份验证系统,包括门槛,所述门槛内设有开口向上的收放腔,所述收放腔上端设有左右对称的门框,所述门框内设有与所述收放腔相通连接的升降腔,本发明对棘轮棘爪结构的进一步改造和转化,将其内置在凸轮与皮带桶内,实现只可单一方向跟随动力轴同步旋转的能力,使得同轴上的不同设备工作过程不会相互干涉,采用指纹人像两选一的鉴定方式,避免部分人员的采集不便的情况,同时设置上下不同的拦截结构,有效阻止非该生产现场人员的进入,增强了数字化信息化的管理,保障生产现场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身份识别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生产现场的人员身份验证系统。
背景技术
在大型工地内,为了方便数字化、信息化的管理进入生产现场的人员以及保护各自的财产安全,都需要进行身份识别验证。传统的验证方式就是设立安检门,利用指纹或面部采集信息识别。可是,由于长期的体力劳动,部分人员的指纹磨损严重,无法被快速的采集,并且,由于工地的环境尘土飞扬,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的摄像头损耗严重,也会影响识别效率,耽误工人的上班时间,本发明阐明的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装置。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单一的摄像头采集或指纹识别方式,对于指纹耗损或者佩戴防护面具的人员不友好,身份识别就会效率大大降低。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例设计了一种基于生产现场的人员身份验证系统,本例的一种基于生产现场的人员身份验证系统,包括门槛,所述门槛内设有开口向上的收放腔,所述收放腔上端设有左右对称的门框,所述门框内设有与所述收放腔相通连接的升降腔,所述升降腔靠近对称中心侧的内壁上相通设有滑道,所述滑道内滑动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可通过与所述滑道滑动连接的滑块,转动连接于所述滑块内的传动轴传递动力,所述传动轴上转动连接有鉴定环,所述鉴定环内设有传动腔,所述传动腔外圆端面设有识别仪,所述识别仪可通过拍摄人像的摄像头,以及采集指纹的指纹采集器实现身份鉴定,所述传动轴上设有位于所述传动腔内的实现单向传动的切换装置,所述传动轴上转动连接有位于左端的所述升降腔内的皮带桶,所述皮带桶内设有联轴装置,所述升降腔顶端内壁设有限制人员跨越的拦截装置,所述拦截装置可通过与所述升降腔顶端内壁转动连接的固定轴,设置于所述固定轴下端的线轮,以及缠绕于所述线轮上且另一端与滑块固定连接的拉绳,实现所述线轮旋转与所述滑块升降的同步启动或停止,所述收放腔内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上设有防止人员钻进现场的连杆装置,左侧的所述升降腔内设有可将所述皮带桶的动力传递给所述螺杆的张紧组。
其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与所述传动轴动力连接且与右侧的所述升降腔滑动连接的马达,所述传动轴上设有位于左侧的所述升降腔内的拨杆。
其中,所述识别仪包括设置于所述传动腔上端端面的升降杆,所述升降杆前侧内壁相通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滑动连接有可将所述升降杆封闭的挡板,所述凹槽与所述传动腔之间相通设有滑腔,所述滑腔内滑动连接有与所述挡板固定连接的连接杆,所述升降杆底端内壁滑动连接有与所述摄像头固定连接的收纳槽,所述收纳槽下端设有位于所述传动腔内的抵接板,所述抵接板与所述传动腔之间连接有压缩弹簧,所述传动腔前侧端面设有开口向前的识别槽,所述指纹采集器与所述识别槽底端内壁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切换装置包括与所述传动腔滑动连接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设有凸轮,所述凸轮内设有联轴腔,所述联轴腔内壁固定连接有中心对称的四个棘爪,所述传动轴上设有位于所述联轴腔内的转盘,所述转盘内滑动连接有可与所述棘爪抵接的四个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与所述转盘之间连接有阻力弹簧,所述凸轮前侧端面设有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的转杆。
其中,所述联轴装置包括相通设置于所述皮带桶内圈的隐藏槽,所述隐藏槽内转动连接有可与所述拨杆抵接的卡杆,所述卡杆与所述隐藏槽之间连接有缓冲弹簧。
其中,所述拦截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线轮上的挡杆,所述升降腔后侧内壁相通设有可与所述挡杆滑动连接的折叠槽,所述线轮上侧与所述升降腔顶端内壁之间连接有扭转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博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博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787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