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79194.8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53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费永强;谢信乾;郭志恒;程型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2/04 | 分类号: | H04W72/04;H04W72/12;H04L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冯艳莲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信 方法 装置 |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确定第一传输时间和第二传输时间,第一传输时间包括X1个时间单元,第二传输时间包括X2个时间单元,第一传输时间与第二传输时间无交叠。终端设备在第一传输时间中发送第一参考信号,且在第二传输时间中发送第一上行信号,第一上行信号包括PUSCH、PUCCH或DMRS中的至少一个。因此,终端设备可以通过额外发送第一参考信号,实现提升网络设备对上行信道的估计性能,从而提升通信系统的覆盖性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中,对于一些深覆盖场景,如小区边缘,或者地下室等,无线信号的路径损耗非常严重。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考虑覆盖增强手段,其中,针对上行传输提升覆盖性能尤为重要,其原因在于:终端设备的发送功率往往较低,例如为23dBm,远低于网络设备的发送功率(例如,一个带宽为20MHz的基站(gNodeB,gNB),其典型发送功率为46dBm)。特别地,在一些深覆盖场景中,网络设备针对上行信道的估计性能较差,而上行信道估计不准确将严重影响网络设备对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的解调,从而可能导致网络设备无法正确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信号。因此,提升网络设备对上行信道的估计性能是针对上行传输提升覆盖性能的一种可行手段。
目前,在新无线(new radio,NR)系统中,gNB主要通过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进行上行信道估计。以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在一个时隙(slot)中发送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channel,PUSCH)为例,通常一个时隙包括14个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符号,UE可以在其中的1至4个OFDM符号上选择一个或者多个OFDM符号发送DMRS,例如图1中的第3个OFDM符号,而在其余的OFDM符号上发送上行数据。
图1中给出了一个gNB通过发送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调度UE传输PUSCH的示意图。其中,UE在哪些OFDM符号中发送DMRS,取决于gNB对UE的配置。除了通过DCI调度传输,NR还可以通过配置授权(configured grant)(或称免授权(grant free))的方法。具体的,gNB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为UE配置传输资源,UE根据自身是否有数据业务决定是否进行上行传输。但是,无论是通过DCI动态调度传输,或通过配置授权传输,上行数据与DMRS总是一同发送的,且一经半静态配置一个时隙中可以发送DMRS的OFDM符号的数量和位置就确定下来了,上行数据占用的OFDM符号数与DMRS占用的OFDM符号数的比例较为固定。因此,在一些深覆盖场景中,gNB针对上行信道的估计性能较差,从而可能导致gNB无法正确接收UE发送的上行信号。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用于提升网络设备对上行信道的估计性能。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确定第一传输时间和第二传输时间,在所述第一传输时间中发送第一参考信号,且在第二传输时间中发送第一上行信号,其中,所述第一传输时间包括X1个时间单元,所述第二传输时间包括X2个时间单元,所述第一传输时间与所述第二传输时间无交叠,X1为正整数,X2为正整数,所述第一上行信号包括PUSCH、PUCCH或DMRS中的至少一个。
采用上述设计,终端设备可以通过额外发送第一参考信号,提升网络设备对上行信道的估计性能,从而提升通信系统的覆盖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791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