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静脉内瘘护理用手环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79692.2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515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赵明娟;李雪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9/00 | 分类号: | A61H9/00;A61H23/02;A61H7/00;A61B7/04;A61B5/021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隋金艳 |
地址: | 400038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静脉内瘘 手环本体 三通管 按摩气囊 控制模块 连接管 手环 护理 手臂 医疗器械技术 电磁阀信号 控制电磁阀 被动锻炼 高压气体 血管阻塞 电磁阀 手术后 内壁 三端 通断 连通 按摩 锻炼 | ||
本发明涉及被动锻炼用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动静脉内瘘护理用手环,包括患者使用的手环本体,动静脉内瘘护理用手环,所述手环本体的内部设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三端分别连接有连接管、按摩气囊和电磁阀,所述连接管、三通管、按摩气囊连通,所述连接管远离三通管的一端用于充入高压气体,所述按摩气囊位于手环本体的内壁上且与患者的手臂相接触,所述手环本体的内部还设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电磁阀信号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电磁阀的通断。采用本方案能够对进行动静脉内瘘手术后的患者的手臂进行按摩锻炼,防止血管阻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被动锻炼用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动静脉内瘘护理用手环。
背景技术
动静脉内瘘是动静脉外科手术之一,主要用于血液透析治疗,它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负责将血液引出体外循环装置并回输到患者血管内的通道。现有技术中常用的造瘘手术包括两种,一是通过动静脉内瘘术将前臂靠近手臂部位的动脉和邻近的静脉作一缝合,使吻合后的静脉中流动着动脉血,形成一个动静脉内瘘,二是通过动静脉内瘘术将人造血管的两端分别与动脉和静脉缝合,使动脉血通过人造血管流入静脉血中。
但是无论哪种方式,都需要在完成动静脉内瘘手术后,对患者的手臂进行锻炼,一是便于吻合,后续内瘘成熟方便使用,二是防止术后静脉发生阻塞。但目前的手臂锻炼方式均需要患者定时对手臂进行按摩和运动,然而在夜间睡眠时患者无法自行完成手臂锻炼,并且容易出现睡眠姿势不当压迫术肢,使血流速度减慢的情况发生,而在这种情况下恰恰是最容易内瘘血栓,很多患者往往一觉醒来内瘘便堵塞、废用了。此时患者需要重新进行动静脉内瘘手术,延迟透析时间,由此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同时也增加了住院时间和费用,并且让病人承受更多的肉体痛苦和心理折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动静脉内瘘护理用手环,能够对动静脉内瘘的患者的手臂进行按摩锻炼,防止血管阻塞。
本发明提供基础方案:包括患者使用的手环本体,所述手环本体的内部设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三端分别连接有连接管、按摩气囊和电磁阀,所述连接管远离三通管的一端用于充入高压气体,所述按摩气囊位于手环本体的内壁上且与患者的手臂相接触,所述手环本体的内部还设有控制模块和振动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电磁阀、振动模块均信号连接;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到振动按摩信号时,控制振动模块启动,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到挤压按摩信号时,开始充入高压气体并控制电磁阀的通断。
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手环本体由患者穿戴至手臂上,且穿戴处与内瘘处相对应。需要对手臂进行按摩时,向连接管通入高压气体,由于连接管、三通管、按摩气囊连通,因此按摩气囊内充入高压气体而膨胀,对患者的手臂进行挤压。当充气一定程度或一定时间时,通过控制模块打开电磁阀,由于电磁阀导通使得三通管与外界连通,高压气体被释放,按摩气囊收缩。通过打开和关闭电磁阀使得按摩气囊收缩和碰撞,从而达到对患者的手臂进行挤压按摩的目的,进而实现防止血管阻塞。通过振动模块的振动,带动患者的手臂进行轻微的振动,从而达到对患者的手臂进行振动按摩的目的,进而实现防止血管堵塞。
设置振动按摩和挤压按摩两种模式,在不同的情况下,选择不同的模式,例如在才做完内瘘术后,此时不能通过挤压按摩手臂,因此通过振动按摩的方式按摩患者手臂,在其余时候采用挤压按摩的方式按摩患者手臂,按摩的效果更好。
进一步,所述手环本体的外壁上设有微型气泵,所述微型气泵的出气口与连接管连通,所述微型气泵与控制模块信号连接。
有益效果:通过微型气泵向按摩气囊中充入高压气体,与使用医院的高压气泵相比,由于微型气泵设置于手环本体上,患者的行动不受限制,患者能够在家中使用手环本体进行按摩,而无需长时间待在医院或多次前往医院由医护人员进行按摩,既方便患者,又能解放更多的医护人员,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796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医用颈部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空气压力波治疗仪腿套连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