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导流结构印刷电路板换热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80044.9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64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肖刚;纪宇轩;倪明江;岑可法;骆仲泱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F28D9/00 | 分类号: | F28D9/00;F28F3/04;F28F9/26 |
代理公司: | 上海立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1 | 代理人: | 杨楷;毛立群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导流 结构 印刷 电路板 换热器 | ||
1.一种复合导流结构印刷电路板换热器,包括壳体、多个金属板片(1)、两个进口管道(2)、以及两个出口管道(3),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金属板片(1)相互层叠、且相邻金属板片(1)之间通过扩散焊接的方式组成印刷电路板换热器的换热组件,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4)和下壳体(5),所述上壳体(4)通过扩散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换热组件的上方,所述下壳体(5)通过扩散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换热组件的下方,
两个所述进口管道(2)固定在上壳体(4)的上表面上,两个所述出口管道(3)固定在上壳体(4)的上表面上、所述一个进口管道(2)与所述一个出口管道(3)布置于同一侧;
所述换热组件的每个金属板片(1)上都开设有两个进口孔(6),每个所述金属板片(1)层叠后在换热组件上拼接成两个长进口孔,两个所述长进口孔分别与两个进口管道(2)连通,同一所述金属板片(1)上只能有一侧的进口孔(6)处开设进流槽、且该所述金属板片(1)上方或下方的金属板片(1)上只能在另一侧进口孔(6)处开设进流槽,所述进流槽可与上方的金属板片(1)或上壳体(4)组合形成进流腔(7);
所述进流腔(7)内设置有进流复合导流区,所述进流复合导流区包括两个进端直槽道导流区(13)、进端不连续导流区(14)、以及进端扩散混合区(8),两个所述进端直槽道导流区(13)与所述进口孔(6)导通、且位于所述进口孔(6)的两侧、且其末端指向所述进端扩散混合区(8)的两端,所述进端不连续导流区(14)与所述进口孔(6)导通、且位于两个所述进端直槽道导流区(13)之间、且其末端指向所述进端扩散混合区(8)的中部,所述进端扩散混合区(8)与所述进端直槽道导流区(13)和所述进端不连续导流区(14)连通,流体经过所述进流复合导流区的所述进端扩散混合区(8)流入所述金属板片(1)上各条换所述热微通道(9)内;
所述换热组件的每个金属板片(1)上的另一侧都开设有两个出口孔(10),每个所述金属板片(1)层叠后在换热组件上拼接成两个长出口孔,两个所述长出口孔分别与两个出口管道(3)连通,同一所述金属板片(1)上只能有一侧的出口孔(10)处开设出流槽、且该所述金属板片(1)上方或下方的金属板片(1)上只能在另一侧出口孔(10)处开设出流槽,所述出流槽可与上方的金属板片(1)或上壳体(4)组合形成出流腔;
所述出流腔内设置有出流复合导流区,所述出流复合导流区包括两个出端直槽道导流区(15)、出端不连续导流区(16)、以及出端扩散混合区(17),两个所述出端直槽道导流区(15)与所述出口孔(10)导通、且位于所述出口孔(10)的两侧、且其末端指向所述出端扩散混合区(17)的两端,所述出端不连续导流区(16)与所述出口孔(10)导通、且位于两个所述出端直槽道导流区(15)之间、且其末端指向所述出端扩散混合区(17)的中部,所述出端扩散混合区(17)与所述出端直槽道导流区(15)和所述出端不连续导流区(16)连通,流体经过所述金属板片(1)上各条所述换热微通道(9)流入所述出流复合导流区的所述出端扩散混合区(17),然后分别经过与所述出端扩散混合区(17)两端连通的出两个所述出端直槽道导流区(15)、与所述出端扩散混合区(17)中部连通的所述出端不连续导流区(16)后从所述出口孔(10)处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导流结构印刷电路板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端直槽道导流区(13)和所述出端直槽道导流区(15)均固定有多个截面为三角形的金属挡板(11),多个所述形金属挡板(11)将进端直槽道导流区(13)和所述出端直槽道导流区(15)均分隔成多条直线型导流槽道,所述进端扩散混合区(8)的两端与所述进口孔(6)通过两侧的所述进端直槽道导流区(13)的所述导流槽道连通,所述出端扩散混合区(17)的两端与所述出口孔(10)通过两侧的所述出端直槽道导流区(15)的所述导流槽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导流结构印刷电路板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端不连续导流区(14)和所述出端不连续导流区(16)内均固定有多排凸台(12),每排所述凸台(12)均以进口孔(6)或出口孔(10)的圆心为中心呈扇形分布,相邻两排所述凸台(12)之间阵列半径相差1mm,凸台(12)中心线相差7.5°,使得后一排的凸台(12)刚好处于前一排两相邻凸台(12)中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8004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