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先盾后井的地下综合管廊结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81678.6 | 申请日: | 2019-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65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徐管应;周作顺;董雪;李永波;李爱民;周守凯;王焰华;李学峥;赵俊妍;王鹏;郭旺;于祺;李斌;邸鑫鹏;钱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吴学颖 |
地址: | 30005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盾构管片 围护桩 钢筋混凝土支撑 地下综合管廊 基坑开挖 结构施工 管廊 浇筑 钢筋混凝土围檩 高压旋喷桩 基坑 地基加固 盾构掘进 加固处理 开始节点 施工工期 施工组织 逐层开挖 拆除 标准段 钢支撑 井主体 井位 切削 盾构 冠梁 管片 井处 拼装 施工 混凝土 开挖 架设 穿越 灵活 支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先盾后井”的地下综合管廊结构施工方法:施工节点井围护桩;施工高压旋喷桩地基加固;管廊标准段的盾构掘进至节点井处,切削节点井围护桩,完成节点井范围的穿越及盾构管片拼装,对井位两侧相邻的10环管片进行加固处理;破除路面,开始节点井基坑开挖,围护桩顶利用冠梁拉结成环,首道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撑Ⅰ;自上而下逐层开挖基坑,逐层架设钢支撑;待基坑开挖至盾构管片顶部时,浇筑钢筋混凝土支撑Ⅱ及钢筋混凝土围檩,对节点井范围内盾构管片进行拆除吊出,开挖土方至坑底;自下而上逐层浇筑节点井箱体混凝土,并逐层拆除支撑,完成节点井主体结构。本发明施工组织上更灵活,能大大减少盾构管廊的施工工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综合管廊结构设计,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先盾后井”的地下综合管廊结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综合管廊是21世纪新型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它避免了由于埋设或维修管线而导致道路重复开挖的麻烦,由于管线不接触土壤和地下水,因此避免了土壤对管线的腐蚀,延长了管线的使用寿命,它还为城市的发展预留了宝贵的地下空间。然而许多规划在老城区的地下管廊,需穿越人口密集的生活区、城市干道、河道、桥梁,甚至需下穿建筑物等。这类管廊的建设,从保护城市环境、减少对城市道路和市政管线影响等因素考虑,不具备明挖条件。为进一步加快施工速度,并降低工程风险,因此采用盾构法施工。
盾构管廊为满足五大功能需求(出支线、吊装、人员出入及逃生、通风、供电),需在沿线每隔约400m设置一个节点井。节点井根据场地情况,可采用明挖或盖挖法施工。盾构管廊的传统施工组织上,一般是先进行节点井基坑的围护开挖,待所有节点井结构施工完成后,再进行盾构施工,穿越既有节点井结构。而位于人口密集的老城区,地下市政管线密集,交通拥堵。节点井施工时,往往因场地局促,管线改移及排布困难,导致施工工期过长,进而延缓沿线的盾构掘进,影响整个管廊的贯通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先盾后井”的地下综合管廊结构施工方法,便于对管廊盾构掘进与节点井明(盖)挖施工进行合理筹划,达到施工过程中互不影响,施工组织上更灵活,能大大减少盾构管廊的施工工期。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先盾后井”的地下综合管廊结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施工节点井围护桩,其中,盾构穿越范围采用玻璃纤维筋围护桩;
第二步:在盾构穿越围护桩的两端外侧施工高压旋喷桩地基加固;
第三步:管廊标准段的盾构掘进至节点井处,切削节点井围护桩,然后正常推进,完成节点井范围的穿越及盾构管片拼装,并对井位两侧相邻的10环管片进行纵向拉紧和内部环向加固处理;
第四步:破除路面,开始节点井基坑的开挖,围护桩顶利用冠梁拉结成环,首道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撑Ⅰ;
第五步:自上而下逐层开挖基坑,逐层架设钢支撑;
第六步:待基坑开挖至盾构管片顶部时,浇筑钢筋混凝土支撑Ⅱ及钢筋混凝土围檩,然后对节点井范围内盾构管片进行拆除吊出,并继续开挖土方至坑底;
第七步:自下而上逐层浇筑节点井箱体混凝土,并逐层拆除支撑,完成节点井主体结构。
第二步中地基加固范围为围护桩外侧3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避免盾构管廊因沿线节点井结构未完成施工,而导致盾构机迟迟不能始发掘进;盾构穿越节点井范围时,不需像始发接收那样频繁减速,可按正常速度推进;不需要在节点井两端做大范围的地基加固,既减少了加固作业时间,又避免了盾构刀盘切削加固体而影响盾构推进速度;避免节点井施工与盾构交叉作业,工种间施工协调难度降低,可最大限度的开展平行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未经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816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坑工程免设临时支撑的地下结构的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车站施工方法